近來
惠州“晴雨模式”來回切換
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下雨想出門散個步
可十分鐘不到
就感覺手上、腳上越來越癢越來越癢
定睛一看,好好的皮膚
霎時間布滿了N個“大紅包”
究竟是什么東西
這么狠?
造成這樣的“兇手”大概率不是蚊子
而是
[měng]
這蠓蟲到底是什么來頭?
為什么這么厲害?
它的體長僅1-4mm,
比芝麻粒還小,呈褐色或黑色,
也被叫做“小黑蟲”“小黑蚊”。
被蠓叮咬后,癥狀和蚊子叮咬很相似,導致很多人誤以為自己是被蚊子咬的。
但實際上,蠓叮咬后,癥狀更嚴重!被蠓咬到后——
剛開始的時候,出現紅點或者紅斑。
但接下來,就會渾身奇癢無比,持續一周,而且越抓越癢,還可能出現丘疹性蕁麻疹。
如果忍不住,不小心撓破了傷口,之后可能因為感染出現大面積紅腫,甚至中間會出現水泡。
有的還可能變成水皰,嚴重的還會出現血管性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
更嚴重的是,它還可能傳播病毒,像是奧羅普切病毒、藍舌病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等;也有可能傳播寄生蟲,像是肝囊原蟲、絲蟲、血孢子蟲等。
被咬了很癢怎么辦?
教你幾招!
如果一兩個小時內癥狀都沒有消退,可以用自來水把叮咬處沖洗干凈。
接著用硫磺皂、肥皂水或爐甘石洗劑擦洗。
如果起泡處不小心弄破,就用碘伏擦拭。
觀察24小時,如果出現其他較為嚴重的癥狀,就要趕緊看醫生。
想要不被咬,做好這5點
1.淺色系著裝,長袖+長褲
不想被咬,去公園玩的時候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長褲,甚至+長襪。衣服也要穿淺色的衣服,白色、黃色亮一點的色系,避免蚊蟲喜歡的暗色系。
2.隨身帶“家伙”驅蠓蟲
盡量遠離蠓活動頻繁區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話,在身體裸露的部位涂抹一些驅蚊水,超出4個小時,就要重新涂抹驅蚊水,例如避蚊胺,驅蚊酯、檸檬桉葉油。對小孩來說,驅蚊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3.勤洗澡
蠓和蚊子一樣,也會被人類汗液的氣味吸引,因此勤洗澡可以有效降低被叮咬的幾率。
4.家里紗網要“密而不漏”
蠓蟲一般較少進入室內,偶爾情況下也會有特例。普通的防蚊紗窗根本不能阻止蠓的入侵,一定要密!一定要細!一般使用40目以上的這種紗窗才可以擋住它進來。(這個方法適用于一二樓哦,因為小黑蟲飛不高)
5.將蠓的“窩”鏟除干凈
蠓一般繁殖于潮濕的土壤之中,對于草坪綠化帶可以適當減少澆水,讓土壤干燥一段時間。有條件時,降低綠化帶植被密度,使土壤裸露可以陽光直射到。
發現情況不對最好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