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惠新風”鄉風文明建設主題系列活動(惠城站)啟動
父母生日,子女親手做一碗長壽面
為惠州市“文明村鎮”和黃沙洞村“好公婆”“好兒媳”“星級文明家庭”獲獎代表頒獎,弘揚文明新風;舉辦集體生日會,為花甲老人慶生,傳承孝道;開展公益撿跑,用實際行動為美麗環境貢獻力量……7月27日,2023年惠州市“惠新風”鄉風文明建設主題系列活動(惠城站)啟動儀式在惠城區橫瀝鎮黃沙洞村舉行。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明辦、市廣播電視臺主辦,惠城區委宣傳部、惠城區文明辦、惠州新文娛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橫瀝鎮委、鎮政府協辦。
黃沙洞村舉辦集體生日會,為花甲老人慶生。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舉辦集體生日會傳承孝道
父母的生日,你還記得嗎?你有多久沒有為父母親手做一碗面?活動現場,主辦方還為黃沙洞村20名當月過生日的花甲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邀請老人的子女和志愿者共同為老人做長壽面慶祝,弘揚“孝善傳家”理念。因特殊原因沒有到場的子女,也通過視頻對話對老人表達愛和祝福。
一碗長壽面,寓意福壽綿長,長命百歲。在活動現場,老人們吃著長壽面,聽著生日歌,看著村里孩子們為他們畫的畫,內心十分感動。今年67歲的王友妹掏出手機,將這感人的一刻記錄下來。“我想發到家庭群里,跟他們分享一下。”王友妹告訴記者,黃沙洞村的村風很好,人人比孝順,家家比和諧。“集體過生日不鋪張浪費,大家聚在一起,既熱鬧又開心。”
“農村要移風易俗,首先人的三觀就要正。”村民寧資麗是黃沙洞村道德評議會“好公婆”的獲得者,她認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如想要環境好首先自家門前不要有雜物、想要家風好首先要學會關愛家人、想要摒棄不好的習俗首先要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接下來,我會再接再厲,把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
四大品牌活動弘揚文明新風
文明村鎮、好公婆、好兒媳、星級文明家庭等評比,既是推動鄉風文明的抓手,也是文明鄉風建設的成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部署,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良好風尚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持續推動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得到較大提升。
目前,我市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394個,市級以上文明村鎮227個,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293所,文明家庭約29713戶。特別是去年10月,《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出臺并施行,為我市破除歪風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尚提供了法律支撐。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呂淑歡表示,接下來,我市還將陸續開展“孝善傳家”“靜思追遠”“喜事管家”“十八而至”四大品牌活動和鄉村志愿服務、文化下鄉公益課堂兩項常規活動,年底將舉辦2023年惠州市“惠新風”鄉風文明建設先進典型展演,集中展示各縣(區)在推進移風易俗、涵養文明新風工作中的特色亮點。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