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半年惠州固定資產投資、社消零、外貿進出口總額穩中有升
“三駕馬車”發力拉動經濟穩健增長
投資、消費和外貿進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今年上半年,惠州在這三個領域整體均穩中有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2%,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2%,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7%。它們一齊發力的穩定表現,拉動著全市經濟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市場消費持續回暖。市統計、商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29.6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排全省第3、珠三角第3。今年以來,全市消費市場緊緊抓住春節、“五一”、端午節等消費節點,以活動配合商品降價、增強體驗感,有效拉動商超、文旅等消費場所人氣回歸和銷量上升。
外貿進出口恢復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惠州進出口總額為1513.8億元,同比增長1.7%,增幅扭負為正。其中,出口976.1億元,下降2.7%;進口537.7億元,增長10.8%。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惠州單月進出口總額達到323.2億元,同比增長13.1%,為近5年來(自2018年10月以來)單月進出口最高值。
“520”當天,隆生金山湖中心下起粉色氣球雨。
消費
各大商圈人氣不斷回歸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擴大內需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尤其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保持較快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于去年。
惠州也不例外,今年以來,我市消費市場呈現持續回暖態勢。從1月到6月,惠州各大商圈的人氣“持續在線”:步入兔年之際,惠州華貿、港惠等重點商圈迎來近3年人氣最旺跨年夜;“五一”期間,全市各商場超市銷售額同比增長20%左右成為主流。華貿天地、港惠購物中心、金山湖中心、西湖麗日等商超透露,今年以來,商超人氣、銷售額已基本與疫情前持平,有的甚至還有一定增長。
市統計、商務部門統計,上半年,惠州全市限上批發業、限上零售業、限上住宿業、限上餐飲業均有不同程度增長。1~6月,我市2124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完成銷售(營業)額1104.7億元(反饋數),其中: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完成740.5億元,同比增長20.8%;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完成328.3億元,同比增長0.9%;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完成13.6億元,同比增長36.3%;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22.2億元,同比增長22.9%。
此外,網絡零售保持快速增長。1~6月,全市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70.5億元,同比增長33.8%,拉動我市限上零售額增速5.5個百分點。
大部分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1~6月,我市20個限上批零商品類別中,14個類別的零售額同比正增長,正增長面達到七成。
前往華貿天地購物的市民排成長隊。
舉辦促銷活動提振市場信心
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通過政府搭臺、金融助力、企業發力等方式,全力推動消費市場復蘇回暖。主動加強服務企業,常態化監測批零住餐四大行業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及重點大型商超營業情況,建立企業服務臺賬,協調解決經營問題,加強服務重點企業。
同時,全面加大促消費工作力度,重點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僅4月份,就組織開展3場汽車促消費活動,累計成交626臺車,成交額約9400萬元;在第十屆惠州家博會活動中,通過整合裝修、建材、家具、家電等超50個品牌,為裝修、建材商家與消費者搭建購銷平臺,活動兩天成交超800筆訂單,銷售額近300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圍繞擴大汽車、家電消費,舉辦暑期促消費、購物節等相關活動,進一步活躍全市消費市場。”該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在8月推出“家電煥新季”活動,進一步推動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市場回暖向好。
助力穩外貿,海關部門在行動。圖為惠州海關關員給企業介紹最新政策。惠報全媒體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黃麗霞 攝
外貿
上半年鋰電池出口大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廣東全省外貿整體平穩,出口首次突破2.5萬億元,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分別增長7倍、27.7%和57%。惠州是廣東省重要鋰電池生產基地,在全球有眾多優質客戶,上半年,惠州出口鋰電池74.5億元,增長22.2%。
整體看,海關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惠州外貿形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惠州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753.4億元,增長8.7%,占同期惠州進出口總值的49.8%,占比提升4.3個百分點;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39.9億元,增長66%。
二是公路運輸進出口增長。上半年,公路運輸進出口593.9億元,增長12%,占39.2%。同期,航空運輸進出口49.2億元,下降19.9%。
三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惠州民營企業進出口540.6億元,增長36.1%,占35.7%,占比提升9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進出口97.7億元,增長8.9%。
四是鋰電池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惠州出口鋰電池74.5億元,增長22.2%;其中,僅6月份,惠州出口鋰電池14.1億元,增長16.4%。
五是機電產品、集成電路、原油、成品油進口大幅增長。上半年,惠州進口機電產品330.7億元,增長13.7%;其中,集成電路209.9億元,增長29%。同期,進口原油95億元,增長19.5%;進口成品油21.5億元,增長3.8倍。
海關部門多措并舉助力惠州鋰電池產品遠銷海外。圖為惠州海關關員對出口鋰電池實施查驗作業。惠報全媒體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張鳴亞 攝
企業積極出海“搶”訂單
“上半年,我們公司的銷售額整體增長大約20%,其中,外貿是大頭,增幅更大。”廣東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小型家電研發生產制造的企業,該公司董事長葉景濃說,除了公司產品質量好、原材料價格下調、人民幣貶值等客觀因素,還在于企業抓住疫情防控措施優化的良機,主動走出去拓市場、找訂單,比如參加香港電子展、廣交會等專業展會,給企業很大收獲。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惠州企業積極出海“搶”訂單成為一大亮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惠州企業全球出擊,在北京、上海、香港、拉斯維加斯、東京、倫敦、法蘭克福等地參加各類專業線下展會超過30場,它們在展會上拓客源、談合作、簽訂單,有力推動惠州的鋰電池、半導體顯示屏、自行車、各類家電等產品出口。
政府部門積極服務是我市穩外貿關鍵。市商務部門著力推動外貿進出口穩規模優結構,強化縣(區)督促指導,加強企業運行監測,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突出穩存量、拓增量、優結構,組織企業參加展會抓訂單拓市場,擴大優質產品出口和先進設備原材料進口。
今年以來,惠州海關圍繞“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按照“形成1個工作方案、成立1個工作專班、滾動出臺N條措施”的穩外貿工作安排,從精簡辦事手續、提升通關時效、加強企業幫扶等方面,扎實組織開展2023年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惠企幫扶行動,進一步促進惠州外貿高質量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實習生翁瑋
通訊員劉煒 李志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