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揭開惠州4家代表性省級重點實驗室及新型研發機構的神秘面紗

原標題

4家代表性省級重點實驗室及新型研發機構聚力創新研發

賦能惠州做強“2+1”現代產業集群

  惠州眾多科技創新平臺機構中,省重點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備受關注。省重點實驗室是銜接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推廣和產業化,依托企業或高校建設的創新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則是運行機制市場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獨立研發創新平臺,它們均能強化產業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近年來,惠州堅持引進和培育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并以“一事一議”方式繼續引進合作共建研發機構。截至目前,惠州有省重點實驗室7家、省新型研發機構10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6家。

  日前,“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科創行”主題采訪調研活動走進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惠州中科先進制造有限公司、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等4家具有代表性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及新型研發機構,探訪了解它們在服務全市“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等方面的成效。

●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我市目前唯一材料領域省重點實驗室

  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于2019年9月依托該學院建設,是目前惠州市唯一的材料領域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區域材料科技研究與創新的重要基地。實驗室現有科研人員42人,其中高級職稱科研人員19人,具有博士學位科研人員41人。經過3年多建設,實驗室基本建成高通量材料計算、先進電子陶瓷和新能源材料制備合成、表征和測試平臺。

  “我們實驗室成立3年多,比較年輕,但各項工作推進很快,目前已經承接不少企業的科研委托項目。”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主任龔偉平教授介紹,目前實驗室是惠州市唯一的材料領域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區域材料科技研究與創新的重要基地。

  “從規劃建設開始,我們的發展方向、定位就很精準,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為惠州打造以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為核心的‘2+1’現代產業集群貢獻科研力量。”龔偉平說,近年來,實驗室聚焦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電子器件與智能控制技術等3個研究方向,著力提升資源整合、優勢集聚、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能力,有效支撐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努力為惠州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科研團隊在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做實驗。

  截至目前,惠州學院廣東省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已協助企業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各6項,為惠企帶來4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

  龔偉平舉例說,在石化能源新材料領域,惠州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實驗室取得的“水性氟硅脂產業化及其在環保型低能表面能涂料中的應用”這一成果,就主要解決了“水性氟硅樹脂國產化”這一長期困擾涂料行業的卡脖子難題。目前,該項成果已在建筑內外墻涂料、沿海路橋涂料、水下設施防護涂料領域應用,實現銷售收入9.77億元,利潤1.56億元。

  據統計,實驗室成立以來,已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市廳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48項;簽訂企業委托科技合作項目28項;發表SCI論文136篇;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9項,授權26項,對外技術轉讓共6項。

●惠州中科先進制造有限公司

幫助應用企業實現經濟效益上億元

  惠州中科先進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先進”)成立于2015年8月,是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成立的高科技國有新型研發機構。在資質認定方面,中科先進已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12項重要資質。

惠州中科先進制造有限公司與惠州市升華工業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自動貼合設備。

  中科先進總經理鄭碎武告訴記者,中科先進成立以來,依托中國科學院資源,立足惠州產業發展實際,持續致力于技術創新、企業孵化、人才引進、知識產權管理等相關工作,為惠州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賦能獻智。

  其中,在智能制造領域,中科先進與地方企業已開展數十項產學研合作,累計為數十家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幫助應用企業提高生產效率3~8倍,實現經濟效益增長上億元,替換人工1000余人次。

  鄭碎武介紹說,中科先進現有全職員工32人,其中研發人員25人,占比78.13%。通過政策引才、項目引才和柔性引才等多種方式,中科先進已引入7名博士研究生,以全職/掛職方式為中科先進提供智力支持。

  數據顯示,中科先進成立以來,其博士團隊共自主立項50余項科研項目,現已完成全部項目的研究與開發,累計投入研發經費2000余萬元,同時完成所有項目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此外,中科先進在省科學技術廳、市科學技術局和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均有科技研發項目立項。比如“工業機器人柔性智能感知關鍵技術的研究”項目,為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項目,中科先進作為主要參與單位與東莞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合作,項目經費達850萬元,并已通過省科技廳驗收。

  還有“基于深度學習的PCB線路板缺陷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中科先進作為唯一技術支撐單位與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攻關,項目總經費377萬元。鄭碎武介紹,此項目是為了開發一款基于深度學習的PCB線路板AI質檢系統,解決目前PCB行業檢測精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等難點問題。

  據悉,中科先進博士團隊的研發成果已在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龍頭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截至目前,中科先進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累計超過5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包括基于機器視覺的高精度彈簧測量技術、柔性線路板Mark點視覺檢測系統等20余項。

●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

深耕基礎設施安全運維做專業“工程醫生”

  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于2016年8月在惠州注冊成立,2018年被認定為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是惠州市人民政府引進院士團隊共建的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平臺。目前參與和承擔十多項省部級、市級科技項目和企業研發項目,獲得數十項專利和多項省科技進步獎。

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實驗。

  研究院主要圍繞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防護重大需求,開展基礎設施工程災變機理、檢測監測、非開挖修復與應急搶險新技術的研究。

  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成立7年來,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我們研究院主要從事水利、交通與市政等工程基礎設施無損檢測,非開挖修復技術的研發、推廣以及技術人員培訓,基礎工程設施檢測、診斷、修復、搶險綜合服務等業務。”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成超表示,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運維領域,研究院既提供相關的專業技術咨詢建議,還要扮演“醫生”角色,為各類工程開展設施檢測、診斷、修復、搶險等業務。

  郭成超說,目前,我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規模巨大,養護修復任務日益繁重。一方面,傳統開挖維修施工方法存在影響交通通行、浪費資源等問題;另一方面,大量在役工程老化失修,工程安全隱患凸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針對上述問題,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聚焦基礎設施“疑難急險”病害檢測診斷與修復治理,重點開展非開挖技術研究。“這是我們主要的技術研發方向。”

  前文提到,南方工程檢測修復技術研究院還要扮演“工程醫生”角色,因此專業的“工程醫院”應運而生。

  為助力打造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圍繞惠州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產業布局,研究院結合當前業務領域和功能定位,聚焦工程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重大需求,重點開展工程基礎設施安全防護非開挖修復材料、技術及配套裝備研發等工作,旨在打造以惠州為中心,輻射我國南方區域,服務大灣區的基礎工程設施體檢、診斷、修復、搶險綜合服務平臺,逐步推進和培育相關材料和裝備制作的產業化。

●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

聚焦化石能源與新材料開展科技攻關

  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12月(以下簡稱“惠州綠能院”),是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持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

  惠州綠能院依托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優勢力量,立足惠州,聚焦石化能源與新材料方面的重大科技難題,開展戰略性、先導性、前瞻性重大技術攻關及工程化研究,促進成果轉移轉化及企業孵化。

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實驗室。 圖片由惠州綠能院提供

  惠州綠能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發展建設方面,該院創新崗位管理和用人制度,以項目引人才,制定“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帶起一支科研團隊,產出一批高新技術,支撐一批一流企業”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加大高端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引進力度。

  為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引進科技力量、服務科技人才,惠州綠能院已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余人,其中有多位留在大亞灣工作。

  據介紹,惠州綠能院成立以來,堅持邊建設、邊科研、邊服務的科技發展理念,重點部署了石化低碳過程、超限制造、新能源及儲能、化工AI新過程等科研方向,為惠州市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同時,惠州綠能院還通過主辦、承辦、協辦各類會議,為科研院所、高校及惠州企業提供技術交流和對接的平臺,目前已累計邀請100余位專家學者和惠州企業代表300余人,發布對接科研成果160余項。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惠州綠能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院科研辦公場地僅能開展實驗室研究,不具備開展新技術工程放大試驗的條件。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希望在各方支持下,加快建設綠色能源和新材料工程化基地,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綠色能源和新材料研發平臺,實現基礎研究、工程放大、科研成果轉化到收益反哺的全鏈條創新,為推動我國石化能源及新材料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發展貢獻力量。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圖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湯渝杭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岳阳县| 石河子市| 阜康市| 兴城市| 察隅县| 志丹县| 博白县| 孝义市| 凌云县| 东乌珠穆沁旗| 科技| 彰化县| 资阳市| 正定县| 神农架林区| 英吉沙县| 肥城市| 花垣县| 新乡市| 叶城县| 独山县| 辰溪县| 扶沟县| 洛阳市| 石家庄市| 江阴市| 昌都县| 昌乐县| 鄢陵县| 东阿县| 古交市| 哈密市| 五河县| 禄劝| 慈利县| 泊头市| 洛宁县| 通山县| 恩施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