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前期研究》公示
我市將打造四大綜合性物流樞紐
惠州日報訊 (記者戴建 通訊員鐘慧綺)日前,市交通運輸局官網對《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前期研究》進行公示。根據研究方案,我市將依托惠州西站、惠州港、惠州機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分別打造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和農產品等四大綜合性物流樞紐。
布局七大生產服務型物流基地
近年來,我市開創性謀劃“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大力發展港口、機場、鐵路等大型對外交通設施,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但是,機場、港口、高鐵都沒有形成交通物流樞紐,周邊物流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物流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也未能充分發揮。
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謀劃推進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對內大通道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運營好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記者注意到,研究方案將惠州定位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重要物流節點、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重要物流節點、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物流中心、大灣區東岸多式聯運物流樞紐。我市除了打造四大綜合性物流樞紐,還立足服務各縣(區)千億級工業園區,布局七大生產服務型物流基地,統籌規劃和優化整合若干個物流站點,對樞紐和基地形成有力支撐。
加快建設全市物流運營管理平臺
根據研究方案,惠州鐵路物流樞紐定位為京九鐵路主要貨運集散中心、海鐵聯運樞紐、中歐班列節點;惠州海港物流樞紐定位為大宗貨物貿易平臺、臨港產業物流中心、南北出海新通道、集裝箱支線港;惠州空港物流樞紐定位為電子信息產業鏈重要物流節點、空港經濟區航空產業物流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物流樞紐定位為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物流中心。
同時,我市立足各縣(區)一、二產業供銷需求及大宗物流業務,以汽運為主,發展多式聯運,與四大物流樞紐形成優勢互補,布局具有“立足灣區、輻射全國”功能的七大物流基地,作為多式聯運無縫銜接的重要環節。
圍繞物流樞紐和基地,我市將加快物流通道建設。完善公鐵交通網絡,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依托高快速路和國省道干線公路網絡,構建物流樞紐(基地)集疏運體系,實現與鐵路、水運、航空等對外運輸大通道的無縫銜接。以海港物流樞紐為中心,開辟更多國際海運航線,接入海上絲綢之路,連接長三角等區域。以空港物流樞紐為中心,強化惠州機場承擔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拓展更多航空貨運線路,立足全國,適時開通國際貨運班機。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將優先推動實施一批交通物流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形成樞紐、基地、站點的三級物流體系,引入和培育龍頭企業發揮物流網絡優勢做大做強樞紐,引導本地小散物流企業向物流基地集聚發展,提升物流業經濟效益。同時,加快建設全市物流運營管理平臺,打造全市統一平臺、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數字化物流樞紐基地,保障貨運需求智慧匹配、車輛分配智能調度、實時檢測跟蹤等智慧物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