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厚植科技創新沃土,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今年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家
位于博羅羅陽街道的廣東泰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讓看似不起眼的塑料制件擁有“超能力”,迅速占領改性工程塑料新材料的產品市場,并走向世界各地;位于湖鎮鎮的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因為科技賦能,在超薄、超厚電解銅箔的生產上處于國內領軍地位,市場份額逐年攀升;在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省婦科中藥企業重點實驗室內,研究人員正加緊研制婦科中藥新劑型……
日前,“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科創行”走進博羅縣。在走訪中,記者深刻地感受到,創新熱潮在博羅這片沃土上涌動,企業的創新熱情如同眼下的天氣一般熾熱,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加速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博羅縣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截至2022年底,博羅縣高企數量從2020年的287家增長至507家,高企存量位居全市各縣(區)第三。
泰塑新材料自動化生產車間;葜萑請笥浾呃钛辔 攝
育主體增活力,高企提質增量
一件看似普通的塑料制件,卻有著高阻燃、高強度、高耐候等特點,蘊含著滿滿的科技含量。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泰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高科技型的改性工程塑料新材料研發與生產。憑借著多年的技術研發,公司已成長為國內阻燃高分子新材料專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工、汽車配件、家電、通信器材、醫療及精密光學設備等領域。
回望泰塑新材料在博羅的成長之路,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昂不禁感慨:“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碧┧苄虏牧鲜钱敃r博羅縣重點引進的項目之一,一期廠房于2019年投產,年產能20萬噸。去年10月,泰塑新材料二期項目奠基,規劃新建50條生產線,并將建設材料研究院,進一步增強科研實力。如今,二期項目穩步推進,預計8月底封頂,力爭明年年初投產,預計年產值30億元。
惠州豐采貴金屬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2012年1月遷至博羅縣湖鎮鎮東風村。公司引進國內一流水平的手機五金配件自動化生產設備,專業生產銷售手機五金配件;以技術研發為引擎,不斷開拓進取,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內著名商標、行業標志性品牌等榮譽稱號。技改是該公司創新發展一大舉措。該公司會計經理劉世川介紹,每次技改中,當地政府和縣科工信部門都會在技改專項資金申報等方面給予指導,為企業的技改提供貼心服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是推動區域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在博羅,還有眾多與泰塑新材料、豐采貴金屬類似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博羅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加大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全縣高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分別較2020年增長77%和2.7倍,企業主體創新活力充分釋放,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博羅縣高企數量為507家,“專精特新”企業118家,規上工業企業1104家。同時,博羅有序搭建各類創新平臺,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有效載體和有力支撐,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博羅縣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廣東省婦科中藥企業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中心47家,市級工程中心1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眾創空間2家。
科技創新“軟實力”的提升,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硬翅膀”。近年來,博羅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在全國百強縣的排名節節攀升。在2023年全國百強縣中,博羅躍升至69位,比上年提升12位,四年上升24位。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顯示,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63.85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居全市各縣(區)第1位;制造業拉動明顯,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2%。
廣東(博羅)萬洋眾創城。
強政策優服務,集聚發展動力
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企業的創新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與所在轄區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創新活力”是博羅給予企業創新發展的最大支持。
走進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各類電解銅箔產品讓人大開眼界。該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用高檔銅箔生產與銷售及銅箔生產設備開發,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5G等領域。其生產的4~6微米鋰電銅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也是國內唯一能夠生產210~420微米VLP超厚電解銅箔的廠家。
憑借著產品技術優勢,其生產的鋰電銅箔產品占據國內近三成的市場份額,不僅供給惠州本地新能源電池生產商,還供給國內的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創科技以及國外的LG化學等,是全球前十大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的主要供應商。
扎根博羅31年,惠州聯合銅箔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不斷增資擴產,其中增資10億元的三期項目已于去年7月實現滿產,讓該公司的鋰電銅箔年產量達到2萬噸!叭陧椖磕軌蛱崆皵翟陆ǔ赏懂a,得益于當地政府一流的服務。”該公司副總經理高元亨介紹,三期項目增資擴產的前期手續僅用3個月左右就全部辦好,幫助企業搶出了發展時間。
這是博羅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科創沃土的縮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博羅縣一直高度重視企業創新發展的服務工作,去年更是實施“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行動,厚植科技創新土壤,構建良好創新生態,讓科技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讓企業以技術創新為牽引,不斷開辟發展新賽道、新領域,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科技創新,政策是支撐。該縣制定出臺了《博羅縣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實施意見》《博羅縣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促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的扶持辦法》和《博羅縣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明確規定對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工程中心、專精特新企業、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給予資金補助。
科技創新,資金是保障。近年來,博羅縣研發費用不斷提升,投入強度持續加大。積極落實獎勵政策,推行“免申即享”。每年安排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對認定科技型企業給予獎勵,并保障科技部門的工作經費!懊馍昙聪怼眱冬F高企、工程中心、研發經費后補助等財政資金,無需企業提交申請材料和上門走訪,簡化了獎勵資金發放程序。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方位服務企業。為做好科技政策宣傳和服務指導,博羅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省市科技部門組織的線上線下科技政策培訓會。同時,各鎮街舉辦線上線下培訓會,動員所有規上企業參加,保障企業全面了解各級科技創新支持舉措,做好各項申報服務指導,爭取企業對科技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走創新發展之路,離不開政產學研合作。博羅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平臺跟國內外一流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凝聚高?蒲袑<胰瞬胖腔哿α浚七M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為博羅制造業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惠州聯合銅箔生產車間。
今年力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0家
培育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科技企業是博羅縣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優選路徑。接下來,博羅縣將繼續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科技和創新賦能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挖掘發展潛力。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實施精準招商,引進和儲備一批節點性重大項目和高精尖企業。挖存量,服務龍頭企業增資擴產,培育高成長性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扶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博羅縣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馬藝成介紹,作為博羅縣的科技主管部門,縣科工信局將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今年,著力培育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200家,“專精特新”企業新增50家,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3.0%。
加快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增強產業實力。博羅將把園區作為產業發展主戰場,進一步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全面推進“深圳福田-惠州博羅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博羅縣和福田區兩地的比較優勢,形成“研發、孵化在深圳,轉化、生產在博羅”的模式,堅持同規劃、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務和同受益的原則,以最優資源、最優政策和最優服務,將其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發展標桿項目,以深圳科技創新的“智”引領博羅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的飛躍。
聚焦創新賦能升級,激發企業活力。在量變的同時,博羅推動工業企業創新賦能、晉檔升級。加快構建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實施創新平臺構建行動,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競爭力。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協助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鏈接市內外創新資源。
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匯聚發展合力。博羅鞏固提升“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成果,加大科技惠企政策宣介解讀,強化精準推送。堅持“以用為本”引育人才,以產業創新需求為導向,著力引進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境外高端人才。
創新引領發展,科技成就未來。博羅將繼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加快成長為千億級經濟強縣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惠州聯合銅箔產品。
◎企業掃描
惠州聯合銅箔:
打造國際領先的數字化自動化銅箔智能工廠
4微米有多?大約是1根頭發絲直徑的1/20。4微米的鋰電銅箔,能保持低內阻,進一步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輕量化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聯合銅箔”)是國內知名的電解銅箔制造企業,生產的4~6微米鋰電銅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承擔過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國家火炬計劃等項目并通過驗收。其母公司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并生產電解銅箔的新材料高科技企業,擁有近百項國家技術專利,多項技術指標成為國家鋰電銅箔行業的質量標準。
研發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成立30年來,惠州聯合銅箔一直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專門成立了研發中心進行各種高檔電解銅箔產品以及專用設備的研制開發,廣東省超薄與超厚電解銅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位于此。該公司副總經理高元亨介紹,在全國銅箔行業中,惠州聯合銅箔擁有研發人員隊伍最強、設備最全的銅箔研發中心,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3%以上。
多年來,憑借對電解銅箔技術的孜孜探索,惠州聯合銅箔成為了行業翹楚。1999年,企業研發成功的18微米鍍鋅銅箔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和技術封鎖。近年來,技術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等開展密切合作,使得公司的電解銅箔技術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并主持制定了“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的廣東省地方標準、國家行業標準。據統計,該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技術成果,現已申請各類知識產權100余項,擁有有效知識產權82件。
如今,惠州聯合銅箔已經熟練掌握了6微米、8微米、9微米超薄雙面光銅箔,14盎司以下超厚銅箔,低輪廓(LP)及甚低輪廓(VLP)銅箔等一系列高性能電解銅箔的制造技術。其生產的鋰電銅箔產品占據國內近30%的市場份額,是國內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及國外LG化學等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的主要供應商。值得一提的是,惠州聯合銅箔是國內唯一能夠生產210~420微米VLP超厚電解銅箔的廠家,后者用于大功率汽車印制線路板,配套寶馬、奔馳等汽車品牌。
高元亨介紹,惠州聯合銅箔深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想成為鋰電銅箔領導者,就必須掌握先進的技術。該公司還自行研制出精密、穩定、可靠的電解銅箔系列成套生產設備,并開發了除陰極輥電流密度均勻性結構設計技術、生箔鈍化保護技術等30多項專有技術,形成行業領先的獨特生產制造系統。
去年3月,惠州聯合銅箔三期項目建成投用,致力于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數字化自動化銅箔智能工廠。這里擁有銅箔工業4.0中央控制室,能實現生產關鍵工藝參數實時監控、遠程智能化控制、數據儲存與分析等,不僅可全面精準管控產品質量,還可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最優控制,有助于精細化生產,助力控制成本和提升生產效能。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李燕文 通訊員王彬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