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8月22日為今年的七夕節,東江民俗文物館發出邀請,希望與廣大市民朋友來一場浪漫的約會,聽箏制玫瑰,乞巧又討喜。
此次約“惠”活動時間為8月22日上午9:00-11:00,一場是精微雕塑——樹脂玫瑰花工藝展演,民間文藝家張冬靄老師將在東江民俗文物館教大家用樹脂粘土制作玫瑰花。樹脂粘土可塑性強,富有張力和延展性,其透明度也很高,使用樹脂粘土可制作出仿真蝴蝶、仿真鮮花、蔬菜果等工藝品。歡迎廣大市民前來參與,樹脂玫瑰制作完成后,可由男方贈送給女方,增加七夕佳節的情趣。
民間文藝家張冬靄。
另外一場活動是“七夕”古箏彈奏表演。演奏老師蘇宇倩,2022年通過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九級,作品《敦煌之星》曾獲得廣東省第三屆古箏精英表演第二名。她將在東江民俗文物館為大家彈奏《茉莉芬芳》《月兒高》《青花瓷》《梁祝》《粉紅色的回憶》《但愿人長久》等經典曲目,歡迎市民前來聆聽。活動詳情請關注“惠州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演奏老師蘇宇倩。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宮曉磊 通訊員謝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