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領域賽在惠州仲愷開賽
惠州7家企業競逐省總決賽全國賽入場券
創新引領,創業筑夢。8月28日,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暨第十一屆“珠江天使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領域賽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科融創業大廈正式啟動,來自全省各地的75家優秀企業匯聚仲愷,上演了一場行業領域巔峰對決,爭奪省總決賽和全國賽的入場券。
本場領域賽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指導,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省科技金融促進會以及惠州市科學技術局、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惠州市科技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等相關單位領導,以及參賽企業代表、創投專家、金融機構代表等參加了本次省領域賽啟動儀式。
惠州市鳴曦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進行項目答辯。
大賽涵蓋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創新敢為天下先,創業勤勉譜新篇。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以“創新引領,創業筑夢”為主題,聚焦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向廣大創新創業主體吹響“集結號”,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創業,提升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據大賽組委會數據信息,本屆大賽入選省參賽資格企業中,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其中惠州賽區共有26家企業成功入圍領域賽。
今年廣東省在全省遴選出5個地級市分別舉辦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5個省行業領域賽。憑借新能源產業優勢,惠州獲得節能環保(含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領域賽的承辦資格。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安建光在儀式上致辭表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科技部聯合多個部門發起舉辦的全國性雙創平臺,過去10年,廣東累計吸引參賽企業近4萬家,撬動銀行、創業投資等金融資本投資企業超過300億元。今年廣東首次把“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領域賽放在惠州,重點支持惠州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三大產業的創新發展,助力惠州培育引進一批高成長性企業。
“希望廣大創客用創新來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催生新的產業、行業和生活、生產方式,用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來促進和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惠州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等指標均與GDP排名持平,居全省第五,研發費投入占比居全省第三,省級大學科技園和省級加速器均居全省第二;近兩年來先后獲批首個省級高新區、首個省級文化與科技融合基地、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接下來惠州將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全面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持續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尊商”濃厚氛圍,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惠州東銘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介紹參賽項目。
參賽企業答辯展示項目核心優勢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設初創組和成長組2個組別,通過前期全省地方賽逐層選拔,選拔出21家初創企業組、54家成長企業組,共75個優質項目脫穎而出晉級本次領域賽,其中惠州有7家企業入圍,從參賽企業來源地來看,是除廣州外入圍企業最多的地級市。
比賽當天,記者探訪比賽現場看到,賽場氛圍濃厚,從候場進場、選手路演、選手答辯到評委點評、打分井然有序。所有參賽企業按現場公開隨機抽簽的分組排序結果依次答辯,比賽采用“7+5”模式進行答辯,即參賽企業自我陳述7分鐘、現場答辯5分鐘。來自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領域的參賽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參賽項目進行精彩演繹,充分展示其項目的核心優勢。
可再生能源、鋰電池儲能系統、氫燃料電池……現場,參賽選手生動講演,將新能源行業發展最前沿的項目通過路演方式呈現。專家評委主要圍繞參賽企業項目的“技術和產品”“商業模式和實施方案”“行業及市場”“團隊”“財務分析”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分。特別是在現場答辯環節,參賽企業與評委老師進行了深入的問答互動,評審專家憑借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專業的知識儲備,為企業梳理出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頸與難題,并就技術創新和發展前景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賽,有一大批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行業領域企業嶄露頭角,更多創新創業型企業不斷突破創新進步,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有不少優秀的企業帶來行業領先研究成果。比如惠州市鳴曦科技有限公司參賽項目是企業研發的超級電容器,是一種綠色環保電源,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快速充放電等特點,可為系統提供高效的能量存儲和釋放,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惠州東銘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陶瓷化耐火硅橡膠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耐火材料,相比行業內類似材料耐溫為800到1200攝氏度,東銘攻破了耐溫技術瓶頸,最高可達到1300攝氏度,火焰沖擊時間從原有的10分鐘優化至30分鐘,可以極大保護車主的安全。
據悉,本次賽事獲獎項目后續會在政策保障、平臺搭建、資源助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支持。
多種形式重點開展新型儲能領域關鍵技術攻關
新能源產業是惠州市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主導產業之一,基于強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惠州以新能源電池制造為切入口,專注打造優勢產業鏈。據統計,2022年,惠州擁有79家新能源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共實現年產值867億元。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從事“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高企從2019年68家增至2022年166家,年均增長40%。今年,相關聯高企增長速度更為迅速,目前已達到510家,惠州新能源產業預計今年產值將超千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正在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惠州主動搶抓新型儲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目前已是國內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鏈條最完善、品類最齊全的集聚地之一,擁有全省唯一的能源類省實驗室(先進能源東江實驗室),兩家新型儲能領域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利元亨和億緯鋰能),還聚集了比亞迪、欣旺達、宇新化工、貝特瑞等一批龍頭企業。今年5月,惠州領先全省組建了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聯盟,通過“揭榜掛帥”等多種形式重點開展新型儲能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助力打造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作為目前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家科技創新賽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對于推動地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已成為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快創新步伐的有效途徑之一。據悉,惠州市連續7年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惠州賽區)市級賽事,2017~2018年連續2年組織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技術融合專業賽,累計發動516家企業參與創新創業大賽,合計3家企業獲國獎、51家企業獲省獎、72家企業獲市獎,為扶持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魏怡蘭 通訊員舒超 林靜怡 陳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