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弘揚紅色電信精神 50幅少兒畫作獲獎
惠州電信“傳承紅色基因”少兒繪畫征集大賽結果公布
傳承紅色基因,共繪紅色故事。8月26日,“弘揚紅色電信精神 點燃惠州激情”2023年惠州電信“傳承紅色基因”少兒繪畫征集大賽頒獎儀式在市區江北電信大樓“惠州·互聯網+基地”舉行,獲獎“小畫家”、嘉賓及陪同家屬約200人齊聚于此,一起聆聽“紅色電信”背后的故事,闡述“紅色童畫”背后的初心。在紅色文化浸潤中,50位“小畫家”抱得獲獎證書和獎品幸福而歸。
獲獎者合影。 惠州日報記者馮旺廷 攝
以畫傳情
近200名少兒積極參賽
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本次少兒繪畫征集大賽于7月發起,由中國電信惠州分公司主辦,惠州日報社承辦,惠州市美術家協會、惠州國畫院聯合協辦,旨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革命傳統,增強少兒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同時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紅色電信的歷史意義,進一步激發少年兒童愛黨愛國熱情。
賽事一經啟動,就獲得了全市廣大家長及少兒積極響應,孩子們紛紛踴躍報名參賽。據統計,主辦方共收到參賽作品近200幅,多位小畫家圍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以紅色故事情節、游歷的紅色景點等紅色文化為內容,用畫筆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真摯情感和美好祝福。
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主辦方特別邀請了來自惠州市美術家協會、惠州國畫院的美術導師進行權威評審,通過成立評審團,同時結合互聯網投票平臺公開票選,對優秀作品進行遴選與考核。最終,從線上投票中選出25幅票數最高的作品,頒發“最佳網絡人氣獎”;線下由評審團評選出25幅優秀作品。
在電信大樓“惠州·互聯網+基地”,主辦方特意設置了優秀作品展示區,吸引了眾多家長和少兒駐足觀看。一幅幅畫作整體色彩搭配得宜,充滿童趣,有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黨旗,有巍峨聳立的天安門,有堅固雄偉的萬里長城,有奮斗不息的革命先烈,有美好生活的嶄新畫卷……小畫家們以畫傳情、以畫抒志,一筆一畫中皆是對黨的感恩之情和對祖國的美好祝愿,展現出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之美。
家長和少兒觀看優秀作品。 惠州日報記者馮旺廷 攝
浸潤童心
為少兒注入紅色基因“營養劑”
頒獎儀式當天,活動以宣講拉開帷幕,獲獎選手及家長跟隨著中國電信宣講員參觀了相關陳列展區。在參觀和講解中,孩子們回顧了紅色電信從“半部電臺”至今的百年歷程,詳細了解了中國電信的技術及設備儀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演變,近距離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參與革命斗爭的英雄事跡,將紅色基因“營養劑”注入孩子們的心靈。
“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在美育土壤中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從而更好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和精神,激發他們的愛國愛黨熱情和創造力!眱x式上,中國電信惠州分公司銷售部副總經理陳云娟為本次大賽的圓滿舉辦致賀辭。
隨后,在宣講員的生動講述中,一堂主題為《通信世界的奇幻漂流》的課程精彩呈現,讓孩子們感受到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激發他們對于現代科技的興趣,并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也激勵著作為傳承者的新一代,牢記初心使命,在新的歷史征程以及繼往開來的建設中,為建設網絡強國貢獻力量。
據主辦方介紹,當天,電信大樓“惠州·互聯網+基地”還針對所有獲獎者開展了研學活動。其中,“電信發展”有獎問答環節,孩子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現場氣氛活躍。在一問一答之間,孩子們對紅色電信的相關知識和歷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一顆顆紅色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一位參加活動的小學生向記者表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也要努力學習?萍紡妱t國家強,只有我們去努力提升科學技術,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活動最后,50位獲獎“小畫家”先后領取了獲獎證書及獎品。李先生的孩子是獲獎者之一,他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習繪畫,這次活動剛好與孩子的愛好相契合,能增加孩子的賽事體驗,還能讓他對紅色歷史文化多一些了解,可謂一舉兩得。
“紅色”鑄魂
書寫優質服務新篇章
明鏡照形,古事知今。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代際相傳的精神薪火,激勵著一代代人堅定文化自信,以自強、以奮斗,步入新時代,邁步新征程。
在革命戰火中起家,從“半部電臺”到“5G千兆寬帶”,中國電信形成了“聽黨指揮、信念堅定、一心為民、變革創新、崇尚科技、安全暢通”的24字紅色電信精神。在這一紅色電信精神的指引之下,惠州電信一邊按下5G發展“加速鍵”,為建設“數字惠州”注入新活力,成為惠州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一邊傳承和弘揚紅色薪火,講好紅色故事,將紅色精神根植到更多人的心中,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賽事已止,精神常青。在新征程上,“紅色”依然是中國電信最鮮亮的底色和最純真的本色,中國電信將始終堅守初心、奮勇前行,用實干和實績回饋惠州市民,書寫優質服務的全新篇章。同時,也將通過更多活動讓更多市民深入了解紅色電信精神的內涵和價值,引導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從小立愛國之志,在學習和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成長為報國之才。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