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左右的建設周期,位于惠州北站新城的惠州市第五中學附屬學校今日正式開學,迎來首批300多名新生。
學校作為惠州市第五中學教育集團的成員之一,與市五中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無縫對接,努力打造精品教育,在素質教育、教研教改、辦學特色等方面創出自己的品牌,為該片區提供更多優質的公辦教育資源,助力孩子們從家門口“有學上”到家門口“上好學”。
惠州市第五中學附屬學校9月4日正式開學。
惠州市第五中學附屬學校位于金裕星河丹堤小區旁,是由金裕星河丹堤與金裕星河天璨配建的九年制公立學校。建成后無償移交給惠城區人民政府,惠城區人民政府劃歸惠城區教育局管理。今秋開學,惠州市第五中學附屬學校迎來一年級至七年級300多位學生,共開設9個班。其中,一年級開設兩個班、二至六年級各開設一個班,七年級開設兩個班。
在課室與功能場室配置方面,該校比例幾乎達到1:1。學校配有圖書館、多媒體報告廳、美術、音樂、舞蹈、科學、計算機、理化生實驗室等優質教學平臺。
位于一樓的圖書館內分為上下兩層,空間寬敞明亮,并安裝有中央空調。記者看到,圖書館內書桌擺放整齊,3萬多冊圖書全部打上借閱條碼,并分類在書柜內擺好。學校校長吳雪茹告訴記者,圖書館內配備了電子閱讀系統,學生們屆時掃碼就可以借閱,非常方便,同時還將組織學生在這里上閱讀課。
走進教室,具有調節高度功能的課桌椅擺放整齊,還安裝了交互式一體機等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護眼燈等。在多媒體交互式一體機旁邊,還有一個輕巧的高拍儀,方便老師把學生的作業等投影到屏幕上講解。
在運動場所方面,學校配建了標準足球綠茵場、400米環形跑道、6個室外標準籃球場、獨立風雨操場樓、室內游泳池和室內籃球場。其中,室內籃球場兩側外立面采取百葉格柵式設計,保持場內的涼爽。
文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見習記者劉愷
圖 惠州日報記者葉麗莎 見習記者蘇凌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