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尋夢大唐 燈船嘗新
助食客大飽眼福再飽口福
一家餐廳,一場晚宴,理應如一場電影,一場綺夢,空間的塑造與菜品的精選都是審美與情節。位于惠城區口岸路3號嶺南雅苑12號的“燈船”大唐不夜城,無疑遇到了一位好的“導演”,將這部“電影”塑造得趣味橫生、高潮迭起。在唐朝文化+文化旅游+網紅打卡+歌劇表演+當地旅游景點的全方位塑造之下,燈船大唐不夜城根植于傳統,又打破傳統,用新思、巧思、奇思塑造出一個獨特的新文旅項目,讓食客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大飽眼福,滿座皆歡。
在這里,食客可以著唐裝伴宴,做一回大唐盛世的局中人,看唐太宗開直言之路,廣不諱之門;聽李白肆意吟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嘆貴妃醉酒,回眸一笑百媚生;看杜甫在詞句之間,描繪出江南盛景……
位于惠城區口岸路的“燈船”唐風建筑風格十分醒目。
獻給惠州人的大唐穿越之旅
走進“燈船”大唐不夜城,璀璨燈火映照著亭臺樓閣,船舫在眼前穿梭,琴聲裊裊、歌舞曼妙,仿佛游走在一幅浪漫絢麗的唐朝畫卷之中,一景一物都是盛唐蹤跡。
餐廳內身著唐朝服飾的姑娘正翩然起舞。
一樓,身著唐朝服飾的姑娘們正翩翩起舞,往來的食客卻少有端坐于桌前等餐,他們或忙于游園、投壺,或忙于逛市集,或忙于與李白對酒當歌,又或忙于和皇帝貴妃一同翩然起舞,他們在大堂里穿梭,在大唐尋夢。二樓,有食客立于樓閣之上,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看大唐盛世、輕歌曼舞。繁華之中,有人從挑著扁擔的攤販中走過,踏入詩仙舫中,誓要與李白來一場辯論賽,用長安街市里的閑語下酒,論一論人生得意時到底須不須盡歡。
這里的工作人員身著古裝,讓食客一秒穿越。
酒過三巡,酒宴將息,食客紛紛離席,有的潛入流光溢彩的亭臺樓閣之中,有的穿行于鱗次櫛比的攤位之間,與唐朝“名家”及盛唐文化一一邂逅,讓“眼耳鼻舌身意”六感都沉浸其中,幻化出一個淵然而深妙的感官意境。驚鴻一瞥,皆是詩意的盛唐場景。
打造沉浸式盛唐文旅項目
“當下,我們需要打破行業固有的框架和局限,需要更新和創新。”正是因為主理人“不安于現狀”,這一處“美食場”化身為一個滿載大唐夢的文旅項目,在惠州驚艷亮相。
古色古香的集市攤位擺放著有趣的古風小物。
占地2000平方米,兩層超大空間,22個供食客拍照打卡景點,數個古色古香的集市攤位……“燈船”大唐不夜城遵循中國美學精神“造境”的空間設計理念,將“要帶給惠州人不一樣的沉浸式‘文旅食’體驗”這一初衷完整詮釋。
在“燈船”大唐不夜城,主理人將傳統餐飲行業重視的“色香味”由食材之中一點點向外延伸,用餐環境、軟硬裝潢、食客體驗都成了“食色”的一部分,唐宮歌舞、大唐服飾、唐詩唐樂均融入其中,差異化、個性化、時代化色彩濃厚,讓宴席之間趣味四溢,不僅為惠州人帶來全新的沉浸式用餐體驗,也打開了餐飲乃至文旅行業的百花筒,成為惠州必打卡的文化旅游景點之一。
古風裝潢的包廂帶給食客滿滿的氛圍感。
餐食方面,因為與喜碧海鮮同出一脈,“燈船”大唐不夜城選取極具惠州特色的海鮮和懷舊菜系,將惠州人的回憶再一次搬上餐桌,同時也將在這個空間里,再一次塑造這座城市的共同記憶。
在“燈船”大唐不夜城,一宴一夢之間的沉浸式體驗,是熱絡與繁華,是微醺與佯醉,是假寐與恍惚。這一席盛宴,不再僅限于“食”,而是將傳統點化成“新菜”,打開市民的第101種想象,讓食客走進唐朝宴飲文化的夢境,體驗一場充滿藝術與靈感的極致盛宴。其中滋味,璀璨肆意,信馬由韁。
文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
圖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