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來,玄鳥歸”
白露節氣過后
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陸陸續續開始遷徙
每年9月到次年1月是候鳥遷徙的季節
候鳥從北向南由繁殖地飛向越冬地
最近 惠州西湖就迎來了不少鸕鶿
它們將和其它鳥類
在惠州西湖共同生活大約半年
在惠州西湖鳥島,鳥兒時而覓食嬉戲,時而翩翩起舞,時而展翅翱翔,為西湖增添了無限生機。據惠州市西湖景區管理中心旅游文創部部長鄭盈介紹,由于惠州的生態環境良好,西湖水資源豐富,加上西湖鳥島大多集中在湖中心,遠離游人打擾,因此,吸引了不少候鳥到這里“安家落戶”。
惠州市西湖景區管理中心旅游文創部 部長 鄭盈:“西湖鳥島中,除了長期在這里生活的大小白鷺、池鷺、夜鷺、蒼鷺等一系列鷺鳥之外,每年9月底10月初左右,就會有候鳥來到這里。比如今年9月30號,我們就觀測到了第一波鸕鶿已經抵達,開啟了它們的冬休模式。”
為了留住北方候鳥,西湖園區的工作人員在幾個湖區實施了28萬平方米的水生態修復,在鳥島周邊設置有人工生態浮床,并種植水生植物,定期投放魚苗,還原濕地生態環境和食物鏈,讓候鳥們可以安心在西湖繁衍生息。
野生鳥類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被稱為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惠州正是憑借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備受鳥類的歡迎,成為候鳥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同時,鳥兒們也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個景點,更成為展示惠州生態文明的一個窗口。
惠州市西湖景區管理中心旅游文創部 部長 鄭盈:“市民游客可以選擇乘坐游船的方式,沉浸式、近距離去觀看這些鷺鳥。在此呼吁大家,觀鳥的同時注意保護鳥兒,不要去驚擾它們。比如鳥兒有時候喜歡站在木樁上面,就像跳動的音符一樣,我們游船靠近時,盡量不要用東西去觸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