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把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今年累計舉辦67場線上線下招聘會
對于明年6月才本科畢業的曉月來說,她的秋招從今年暑假就開始了,“8月份我就參加好幾家公司的面試了,但是現在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著急呀!
應屆生就業行動前置,背后是高校畢業生人數一路攀升帶來的就業壓力。202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1187萬人。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2024屆惠州戶籍高校畢業生預計3.6萬人,再加上2023屆部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構成較大的就業總量壓力。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人社部門也將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和困難幫扶,聯動高校、企業多渠道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
粵港澳大灣區九城千企青年人才對接活動(惠州分會場)吸引不少應屆畢業生來求職。
求職學生
廣撒網多對比,更注重個人喜好
11月3日上午,兩場大型招聘會分別在惠州學院和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舉行,5000多名畢業生陸續入場,期待從270多家企業帶來的萬余個崗位中找到心儀的工作。
在惠州學院舉行的是2023年“粵好服務粵聚人才”粵港澳大灣區九城千企青年人才對接活動(惠州分會場)。此次活動是人社部組織的“職引未來——202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秋季專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場共有108家企業設展招才,涵蓋我市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以及知名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提供崗位2700多個。
蘇梓康是惠州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大四學生。經過一番精挑細選后,他向兩家企業投遞了簡歷,并和企業約好時間進行下一步的溝通和面試。雖然還有一個學期畢業,蘇梓康還是明顯感覺到了就業的壓力。“前段時間,我參加東莞教師的考試,發現考公考編太‘卷’了,感覺自己沒有太大的競爭力!碧K梓康說,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他決定調整職業規劃,考慮往實體制造業文職方向發展,先就業再擇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小杰直奔招聘會上的知名電子信息企業而去,他順利投出了4份簡歷。“我這個專業的就想著要找一家好一點的企業,這樣對我以后在行業發展會有更多的幫助!毙〗苷f,實際上他已經找到一份月薪6000元左右的崗位,但覺得企業辦公地點離市區較遠,還想再找找。
除了惠州本地高校學生,招聘會還吸引了一部分來自廣州高校的惠州籍大學生。廣東藥科大學經濟學專業的吳穎在現場向多個企業投了簡歷,“廣撒網、多對比”是她求職的策略,“不努力,就很難找到好工作!睂嶋H上,一直努力找工作的她已經收到深圳一家銀行金融銷售的崗位邀約,但因為這份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讓她感覺不是太滿意,“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回到惠州,找一份周末可以休息的工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求職學生為求職做好了多手準備,會參加考研、考編、考公等,也會積極找工作,而且更注重個人的喜好,也更關注個人價值和職業發展規劃。10月16日,拉勾招聘聯合知乎發布《2024屆高校畢業生求職調研報告》,對2024屆畢業生的求職狀態進行分析,受訪對象中選擇考研的占比居首,達41%,選擇考公或考編的占比次之,為32%;選擇靈活就業的占比15%,成為受訪對象就業選擇新方向,其中“愛自由、重愛好”成為2024屆畢業生選擇靈活就業的主基調。
招聘企業
希望人才與企業一同成長
招聘會現場,不僅學生努力找工作,企業也會主動出擊,走出攤位向求職學生介紹單位的發展前景、招聘需求和福利待遇等。有的企業甚至帶上電風扇、零食等來到攤位,希望通過營造相對舒適、輕松的交流環境,與求職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
“我們是互聯網企業,工作氛圍相對自由,想要招一些思維活躍、比較有想法的新人!北绷魉擅萍加邢薰净葜莘止救肆Y源工作人員羅女士說,此次公司主要想招運維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等10人左右,“現場這樣一布置,效果不錯,收了20多份簡歷!
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攤位前,吸引了不少咨詢的大學生,公司的招聘公告上顯示要招收技術制造類、IT類等職位90個,不過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胡國利對于投遞的簡歷并沒有“照單全收”,他會仔細了解對方的求職需求,并詳細介紹企業的薪酬制度、工作環境和住宿條件等,如果雙方都有意向,才收下簡歷。“我們想要招的是最合適的人,而不是最優秀的!焙鷩f,“企業是愿意培養人才的,也希望人才可以與企業一同成長!
《2024屆高校畢業生求職調研報告》顯示,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運營、技術研發等數字化人才需求成為招聘崗位主陣地,崗位需求量較大。從崗位招聘難度來看,以汽車電子工程師、IC設計工程師等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技術人員的崗位需求雖小,但招聘難度最大。
“現在大學生求職意愿都挺高的,我們在高校的招聘會,有的崗位能收到幾十份甚至上百份的簡歷,但這也不代表企業就能輕易招到優秀的人才!被葜莺8窨萍脊煞萦邢薰菊衅笇T韋德立說,“畢竟招聘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在選人的同時,求職者也在選擇我們!
數據顯示,2023年“粵好服務粵聚人才”粵港澳大灣區九城千企青年人才對接活動(惠州分會場)入場的畢業生3672人,收到簡歷401份,達成就業意向126人。
當天上午,市人社局還聯合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共同舉辦“2024屆畢業生校園推介會暨2023金秋招聘月”活動。活動吸引170家企業參會,帶來了8000多個崗位,吸引了2000多名畢業生參加,現場達成意向1200多人。
高校
提早部署千方百計促進學生就業
秋招,或許是2024屆畢業生感受到最早的畢業信號了。早在今年7月,一些互聯網大廠的秋招就已經陸續開始了。面對這樣的形勢,惠州各高校也早早行動起來。
惠州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2024屆本科畢業生共有5176名,為抓好秋招黃金期,學校積極做好就業形勢研判,精心謀劃,提早部署,9月4日就啟動了2024屆畢業生招聘服務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持續開展校企交流活動,千方百計促進學生就業。9月22日已舉辦惠州學院2024屆畢業生實習就業招聘會,吸引了近200家企業攜帶6000多個崗位前來招聘。除了大型招聘會,各種線上線下的宣講會也頻繁開展,至今已開展30場。
“接下來,我們還會組織更多精準高效的人才對接活動,在延續原有就業服務優勢項目的基礎上,結合用人單位、畢業生實際情況和需求,推出更多元化、精準的就業指導與服務!被葜輰W院方面表示,如升級學校就業創業智慧平臺,增設AI簡歷和面試系統功能,提供幫助學生制作簡歷和模擬面試場景等系列就業服務,全力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則通過“優服務”“強指導”等舉措護航2024屆畢業生就業求職路。今年9月以來,已舉辦就業指導系列活動4場,開展系列職業成長講座6期,幫助畢業生做好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就業競爭力。另外,該校還搭建就業信息聯動機制,每月推送兩期惠州各大園區、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等招聘情況。9月以來,已為2024屆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持續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引進惠州本土優質企業,達成校企深度合作方式,研究產教育人合作方案,提高畢業生留惠比例。同時,通過舉辦“惠州城市職業學院2024屆實習生專場招聘會”,邀請366家會員企業進校園招聘,提供崗位5095個,更好滿足畢業生實習就業需求。
部門
加大崗位供給,拓寬就業渠道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是重中之重。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2024屆惠州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預計有3.6萬人,再加上2023屆部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構成較大的就業總量壓力。為此,市人社部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千方百計加大崗位供給、拓寬就業渠道,全力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穩定。
對于許多畢業生來說,求職的第一站就是招聘會。今年以來,全市人社部門累計舉辦67場線上線下招聘會,累計3759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約9.5萬個崗位,滿足高校畢業生多元化的求職需求。在舉辦招聘會擴大就業的同時,市人社局積極推動市場主體拿出就業崗位,開展“人社局長千企行”活動,已走訪102家企業,拓展高校畢業生招聘崗位3623個、見習崗位2191個,并加大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力度,吸引16家創業企業及團隊正式入駐創業基地。
為進一步強化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供給,市人社局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通過組織政策宣傳、招聘服務、就業指導、創業服務、困難幫扶等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全方面掌握就業政策,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不斷提升就業能力。
對于2023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建立實名制跟蹤幫扶臺賬,通過電話短信、上門訪問等方式對近萬名高校畢業生進行跟蹤回訪,提供就業信息、職業指導、崗位推介等服務約5萬人次。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的工作部署,推進高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工作落實到位,全力拓寬就業崗位、精準落實就業服務。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香金群 通訊員宋澤卿 史楠 林月紅 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