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單位清查收尾
超7000名普查“兩員”完成地毯式清查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五經普”)單位清查工作是對從事經濟活動的各類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以及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個體經營戶開展“地毯式”入戶清查,并經查遺補漏、數據審核、數據檢查與評估后,完成數據驗收與普查名錄編制,是經濟普查工作的基礎,關系經濟普查的成敗。
11月17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我市“五經普”前期已經完成普查機構組建、全流程普查試點、普查區劃分及繪圖、普查“兩員”(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選聘和培訓、清查底冊編制等工作。全市超7000名“兩員”從8月下旬開始,“5+2”“白+黑”,奮戰百天,基本完成了“地毯式”入戶清查工作,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
我市共劃分1364個普查區,標繪建筑物16萬多個
“為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五經普’工作,我們組建了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的普查領導小組,31個成員單位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健全普查工作機制、督導機制,形成了市、縣區、鄉鎮縱向聯動,各部門橫向配合,組織運轉順暢的普查實施體系,為做好普查的組織實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普查區劃分及繪圖是“五經普”單位清查和普查登記的前提,對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保證數據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市共劃分1364個普查區,5367個普查小區,標繪建筑物16萬多個,并按照國家方案要求,每個普查小區至少配備一名普查員,每5至10個普查小區配備一名普查指導員,共組織7000多名“兩員”開展工作。
從8月下旬開始,全市超7000名“兩員”奮戰百天,基本完成了“地毯式”入戶清查工作,目前單位清查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
開發智能普查輔助小程序提高數據質量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強單位清查數據質量的審核評估。”上述負責人表示,五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出現大量新經濟形態和主體,除了常規的行業,還要關注特定行業如數字經濟、高新企業、文化產業等的填報情況,加強分析評估、核對確認。
據介紹,我市將堅持做好普查“兩防”工作,即防注水虛報和防漏報少報。“領導小組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我們將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查找核實做好普查補登,確保普查數據應統盡統、真實準確。”
目前,我市開發了一個智能普查輔助小程序,在制定正式普查流程和指引時,將明確納入小程序錄入規范和步驟等方面內容,同時強化對全市“兩員”的培訓指導工作,切實提高數據質量。
“在開展清查時,我們整理并建立了投入產出調查單位庫,推廣應用投入產出調查電子臺賬等。”上述負責人表示,清查工作為正式普查奠定了良好的名錄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全市普查隊伍得到了實戰鍛煉,將繼續統籌做好投入產出調查工作,推動投入產出調查與經濟普查同步實施。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惠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