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被拒收現金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可撥打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熱線“12363”
現金服務是最基礎的金融服務,在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服務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優化現金使用環境,自2023年10月起,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相關單位開展為期半年的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在全社會進一步鞏固拒收現金違法的共識,對拒收現金行為實施處罰。惠州各家銀行也積極參與專項整治工作,利用宣傳陣地、活動等多種形式,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構建良好的貨幣流通環境。
銀行網點公眾教育區擺放的金融普法宣傳折頁。 資料圖片
拒收現金專項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隨著電子支付的發展,現金收付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拒收現金現象時有發生。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人民幣法定貨幣的地位,也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尤其是對不善使用電子支付的老年群體帶來許多不便。
為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常態化開展綜合整治,自2023年10月起,會商機制成員單位聯合開展為期半年的整治拒收現金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拒收現金全面摸排工作,主要聚焦基礎公共服務、行政事業性收費、交通運輸、大中型商業、公園景區和小微經濟等民生場景。中國人民銀行還進一步實施查處行為,對公眾關注度高、影響范圍大的違法主體實施處罰并公示曝光。
截至2023年1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累計摸排經營主體141.1萬家,已完成6起拒收現金行為處罰程序,商業銀行與經營主體簽訂“不拒收現金承諾書”75.1萬份,向經營主體發放“零錢包”18.2萬個。臨近年末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又曝光了兩家拒收人民幣現金的單位,并分別處罰款19萬元和5萬元。
移動支付如此便捷,為何還要保障現金支付?現金使用幾乎不受環境、場景、物質條件限制,不需要銀行賬戶、手機終端等應用基礎,對老年人、農村居民等特定群體至關重要。人民銀行的抽樣調查顯示,老年人中經常用現金的人數占比超過75%。其中,縣域老年人經常用現金人數占比為80.4%,城市地區老年人經常用現金人數占比為67.6%。此外,批發零售等行業的小微商戶、進城務工人員等使用現金也比較多。
“為提高老年人等群體現金存取業務便利化水平,人民銀行組織商業銀行了解老年客戶辦理現金業務的問題和訴求,針對養老金發放等特殊時點、中小面額人民幣等特殊需求,做好預判和準備,提高現金服務前瞻性;針對集中存取等情形,組織做好業務咨詢解釋、分類引導辦理等工作,提高現金業務辦理效率;為老年人提供現金業務優先窗口、綠色通道,為行動不便老年人提供特色現金服務,提高現金服務的溫度。”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副局長張萌說。
惠州各家銀行積極參與整治行動
惠州各家銀行積極參與整治行動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向拒收現金說‘不’”“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打開多家銀行的微信公眾號如惠州農商銀行、平安銀行惠州分行,均可見拒收現金違法的相關宣傳。除了利用各新媒體平臺,惠州各大銀行還采用多種形式和內容廣泛傳播拒收現金違法的相關知識。
立足銀行網點,各家分支行在廳堂內設立宣傳展板、播放宣傳視頻、發放宣傳資料等。通過營業網點LED平面循環滾動播放“抵制拒收現金違法行為,凈化人民幣流通環境”等宣傳標語,增強宣傳輻射面。工作人員向廳堂客戶詳細普及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拒收現金的危害等知識。
針對餐飲、商超集市等行業易出現拒收人民幣現金的問題,部分分、支行網點還深入周邊商戶,發放宣傳折頁,調查現金收付情況和商戶對新版人民幣真偽知識的了解程度,并向商戶普及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任何單位任何個人不得拒收,提醒他們遵守相關法規,規范自身收支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環境。
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不僅是一份金融職責,更是一種社會擔當。各銀行的一系列整治行動,促使更多市民充分了解國家整治拒收現金的相關政策,提高社會公眾對拒收現金危害的認識,構建良好的貨幣流通環境,也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
消費者維權可通過線上、線下方式
消費者遇到拒收現金行為到底應該怎么辦?相關企業和個人會受到哪些處罰?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故商家拒收人民幣現金屬于違法行為,任何單位與個人都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不得以非法定理由拒絕使用現金,不得以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在日常消費時如果遇到拒收現金的情況,消費者可保留相關證據,如相關視頻、音頻證據,向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反映,或撥打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熱線“12363”,依法維權。人民銀行將對拒收現金線索進行核實,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類處置。對公眾關注度高、影響范圍大的拒收現金主體實施處罰,對影響范圍較小的拒收現金主體實施警示教育。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