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后A股如期“開門紅”,并迎來一輪超跌反彈行情,資金和政策層面均出現積極變化。2月6日~23日,上證指數實現8連陽。寬基指數中,中證1000和中證2000漲幅均超過20%。但2月26日三大股指在午后集體回調,滬指止步8連陽。28日,A股帶量全線殺跌。29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在此情況下,不少投資者既怕踏空又怕套牢。對于后市,多家券商均給出積極判斷,普遍認為A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并給出了投資建議。
展望后市,華西證券認為,滬指收復3000點后,交易層面波動或有所加劇,但在3月初兩會預期下,A股仍處在春季行情窗口期。全年來看,A股中期趨勢取決于國內經濟預期的持續上行,可關注地產基本面驗證和國內通脹走勢。
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海富通基金表示,投資者可關注以下投資機會:一是受益于地緣沖突的黃金和石油、煤炭等能源資產。近年來地緣摩擦不斷,中長期而言地緣沖突恐怕也將成為影響A股定價的重要因素。二是受益于通脹回升的核心資產,如食品飲料互聯網等。從流動性看,主流資金入市青睞寬基指數,核心資產有望受益。從基本面看,未來若經濟刺激政策落地,經濟迎來通脹回升,這也將利于順周期的核心資產業績改善。從估值看,核心資產前期跌幅較大、估值和倉位都調整至低位。三是AI產業催化刺激帶來的階段性機會。最近一周英偉達發布四季度業績公告,大幅超預期股價也創歷史新高。此外,預計開源將成為Open Al要實現的目標,屆時AI大模型將迎來大爆發,AI應用爆款也可能出現。但是,中國企業深入介入AI產業鏈的難度較大。同時,AI行情演繹已經持續1年多,部分公司在主題炒作后趨于沉寂,最終還需要業績兌現才能股價持續上行,所以A股AI行情演繹更具有結構性的特征。
相關業內人士提醒,股票投資有風險,投資者需審慎研判,尤其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還需做足功課、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并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避免造成損失。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
投資建議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