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國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京召開
惠州律師江迪彪在會上作主題發言
記者從3月27日在京召開的全國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獲悉,5位同志作交流發言,其中來自惠州的廣東寶晟律師事務所律師江迪彪作為我省唯一一名律師代表,以《懷赤誠之心在法援之路上堅定前行》為題作了主題發言(發言摘編見右)。
江迪彪說:“堅持法治為民,維護人民權益。公平正義是法治的生命線。作為一名法律人,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案件,我都會盡力盡責辦理。”
江迪彪說:“為幫助未成年人樹牢法治觀念,我連續25年擔任惠州七中的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連續9年設置‘遵紀守法好少年’獎學金,堅持為中小學師生宣講法律知識,近5年開展法治講座96場。”
懷赤誠之心在法援之路上堅定前行
牢記初心使命,服務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是幫扶困難群體、維護公平正義的民心工程。我受黨教育多年,父親是東江縱隊的老戰士,從小時候起,父親就經常教育我,要愛黨愛國、為民服務。17歲時,我到廣西軍區“法卡山英雄營”服兵役。3年的軍旅生涯,讓我培養了樂于吃苦、勇于奉獻的精神品質。退役后,我成為了一名律師,扶貧濟弱也成了我的職業追求。我先后辦理了300多件法律援助案件,解答法律咨詢4000余人次,榮獲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
堅持法治為民,維護人民權益。公平正義是法治的生命線。作為一名法律人,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案件,我都會盡力盡責辦理。記得有一個案子,發生在山區,我開車兩個小時,又走了3個小時山路,終于走到案發現場,詳細詢問當事人,仔細調查案件細節,確保了辦案質量。有的未成年人法治意識不強,“一念之差”便觸犯了法律。為了幫助他們重回正軌,在會見未成年受援人時,我都會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和犯罪動機,努力讓他們盡早重返社會。案件辦結后,我還會繼續關注這些孩子的成長。為幫助未成年人樹牢法治觀念,我連續25年擔任惠州七中的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連續9年設置“遵紀守法好少年”獎學金,堅持為中小學師生宣講法律知識,近5年開展法治講座96場。
弘揚志愿精神,法援邊遠地區。法律援助志愿服務是補充法律服務資源不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法治的溫暖,2021年,我作為法律援助志愿者,來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這個縣位于廣西西南部,既是革命老區,又是邊疆地區,全縣只有4名律師。為緩解當地法律服務資源不足的困難,一年時間里,我進校園、走軍營、入村屯,解答法律咨詢400多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多件。我舉辦法治講座50多場,參加人數3.6萬人,同步直播收看人數約10萬人,在當地播撒下了法治的種子。為更好服務當地群眾,我還動員正在學習法律的兒子,利用暑期時間,也來到天等縣,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等志愿服務。20多年來,法律援助已經成為我的精神追求,下一步,我將繼續以赤誠之心,在法援之路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