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律師協會成立30周年
以高質量法律服務保障惠州高質量發展
以專業大愛守護公平正義,以鐵肩擔當點亮法治之光。4月20日,惠州市律師協會成立30周年表彰大會召開。成立30年來,市律師協會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律師工作的全面領導,黨建工作成效顯著、律師隊伍蓬勃發展、人民律師職能彰顯、服務會員舉措有力,為推動惠州律師事業向前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著力建設高素質律師隊伍,以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助力惠州發展
1993年8月,市律協在當時新落成的市司法大樓成立。自此,惠州律師有了自己的“家”,市律師協會也踏上了發展新征程。
30年櫛風沐雨,市律師協會堅持從政治上引領、價值上塑造、業務上扶持,惠州律師隊伍建設進入發展快車道。多年來,市律師協會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管理職能作用,全面認真履職,推動惠州律師隊伍“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健康發展。據統計,惠州律師隊伍已從市律師協會成立前的約100名發展到今天的近2500名,律師事務所從12家發展到今天的139家。
30年來,在市司法局和市律師行業黨委的領導下,市律師協會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等系列主題活動。2016年,惠州市律師協會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州律師行業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青年律師人才輩出。市律師協會舉辦的優秀法律文書大賽、法律服務產品大賽、青年律師辯論賽、檢律論辯交流賽、實戰模擬法庭等系列活動,為青年律師提供了學習和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臺。
30年來,市律師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打造成“律師之家”,服務保障廣大律師更好履職,積極引導廣大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完善服務方式,拓寬業務領域;始終堅持加強與人大、政協及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的聯系,充分發揮專業作用,積極建言獻策,激勵廣大律師以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助力惠州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律師共擔任695家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法律顧問、2823家企業的法律顧問,48名律師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并多次服務大項目建設。
積極投身公共法律服務,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
30年來,市律師協會引導全體會員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切實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服務民生、服務客戶、服務社會發展,努力讓社會信仰法律,讓法律更有力量。
30年來,市律師協會組織發動廣大惠州律師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扎根基層,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支撐。在市律師協會的發動下,廣大惠州律師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廣泛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所所對接以及各類法律援助等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
據統計,30年來,惠州律師隊伍先后涌現出了江曉華、曹春和、徐煥茹、楊擇郡、曾學智等全國優秀律師,李天湖、江迪彪等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鐘君安、利興超等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周涌等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一大批獲國家、省、市表彰的個人和團體。
堅持以“實”為要,推動惠州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律師行業黨委書記潘如新對惠州市律師協會30年來為法治建設和服務會員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工作給予充分肯定。3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惠州市律師協會會員、市律師協會班子和市律師協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同心同德,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律師工作的全面領導,緊扣法治建設目標,團結帶領廣大律師積極推動我市律師事業向前發展。有的律師一直行走在法治建設道路上,有的律師一直行走在公益法律服務的道路上,有的律師一直行走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業務辦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有的老律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奮戰在法律服務第一線,為維護法律尊嚴,體現法律價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做出了努力。
潘如新表示,惠州律師是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市律師協會要引領廣大會員奮發出青春活力,不忘初心,譜寫惠州律師行業改革發展華章;守正創新,推動惠州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踔厲奮發,以高質量法律服務保障惠州高質量發展。在法律實踐和法律服務中展現惠州律師的風采,彰顯惠州律師價值,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惠州市律師協會會長周涌告訴記者,過去30年,惠州律師行業取得了輝煌成績,律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這得益于黨和政府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得益于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站在新的起點上,市律師協會將繼續帶領全體律師,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律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專業、正直、進取的精神風貌,堅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的目標,堅定司法部提出的“五點希望”的目標,迎接未來30年乃至100年的新發展。
本版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宮曉磊 通訊員李育輝 張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