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從哪里來?
山洪不只是水
也許你會認為山洪就是奔涌而下的水,其實這樣理解并不準確。山洪是一種突然暴發的破壞力很大的小面積山區洪水,流速大、過程短,但其實山洪不僅僅是水,還有泥沙、石塊、樹枝、雜草等,極有可能會伴隨引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災害。由于山洪里通常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等雜物,樣子有時甚至會像泥漿一樣。
山洪受什么影響
受天氣影響
降雨是誘發山洪災害的直接因素,也是最主要因素。短時的強降雨或炎熱導致的積雪融化很可能會引發山洪。
山洪受降雨影響,但降雨也有大有小。通常我們用雨量來衡量和判斷降雨的大小。一定時段內,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無滲漏、蒸發、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叫做雨量。
按照一段時間內降雨量的不同,我們常把降雨劃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降雨較多的季節更容易發生山洪。
江河洪水在一年中集中出現的時期是“汛期”,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集中的時期。在我國,一般來說,每年4─10月為汛期,山洪大多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受地形地質影響
陡峭的地形地勢是導致山洪災害的基礎因素,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的地形往往是高山、陡坡、深谷,河床縱比降大,流域形狀便于水流匯集。復雜的地質條件是加劇山洪災害的內部因素,山洪災害易發區往往地質條件惡劣,風化嚴重,土體疏松,遇水易軟化、崩解,在較強的地表徑流侵蝕下,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災害。
受人類活動影響
毀林開荒、亂砍濫伐、過度耕種和放牧加大山洪災害發生的概率;亂采濫挖,違章在河道內采砂,在山體上采挖藥材和開采石料,這些行為進一步加大了山洪災害的危害程度;占用河道,或者向河道傾倒大量建設棄土、棄渣和各種垃圾,使河道淤積嚴重,加大了山洪災害發生的概率,甚至發生泥石流。
如何防范山洪?
關注預警,遠離危險區
養成汛期關注天氣預報、山洪預警的生活習慣,提前規劃行程,盡量避開山區、河道等危險區,做到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做好家庭防護準備,確保安全。
身處山區,盡快脫離危險區
身處山區時,注意觀察山勢和水勢,留心觀察山洪災害標識和安全轉移避險路線,盡快離開危險區。
突遇山洪,及時轉移不猶豫
接到預警或者遇到山洪時,不要猶豫和不舍財物,立即按照預警信息提示或向溝道兩邊高坡上跑,千萬不要順溝跑。
自救小Tips
山洪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高地、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跑上堅固房屋的屋頂、高層等地暫避。
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消防、公安等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援助。
如果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難以自保,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器材或門板、木床、大塊泡沫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求機會逃生。
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桿斷頭垂下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觸電。
來源:中國水利、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