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周報近日發布,
一項關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調查研究顯示
柯薩奇病毒A6已成為導致
我國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主要病原體。
目前與重癥手足口病相關的
柯薩奇病毒A6正在演變
并存在暴發的風險。
柯薩奇病毒A6已成為
導致我國手足口病重癥病例
的主要病原體
研究團隊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主要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影響嬰兒和兒童,癥狀通常以發燒、口腔潰瘍和皮疹為主,癥狀一般較輕,在7至10天內緩解。然而,部分重癥病例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神經、呼吸或循環系統并發癥。
此前,腸道病毒A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主要病原體。2016年,腸道病毒A71滅活疫苗開始廣泛使用,顯著降低了該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發生率。然而,由于不同腸道病毒血清型之間缺乏交叉保護,導致重癥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多樣性發生了變化。
根據國家手足口病病原體實驗室監測網絡,研究團隊調查了我國2012年至2023年間的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從中獲得74株柯薩奇病毒A6菌株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柯薩奇病毒A6已成為導致我國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主要病原體,此外,與重癥手足口病相關的該病毒正在演變,并存在暴發的風險。因此,必須加強對重癥手足口病的監測。
研究涉及的74例與柯薩奇病毒A6相關的手足口病重癥病例中,48例為男性,26例為女性;平均年齡約為2歲,其中1歲以下兒童25例,1至5歲兒童26例,5歲以上兒童3例。
不可小覷的手足口病
1. 年均發病數過百萬
2008年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報告的傳染病至今,我國平均每年報告病例數超過百萬例。
2. 兒童首當其沖
病例主要集中在5歲及以下的兒童,占總病例數的90%。
3. 一般為輕癥,嚴重可致死
一般癥狀較輕,以發熱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多在一周內痊愈;
少數病例進展迅速,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嚴重甚至死亡。
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30多種血清型,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下面是最為常見致病血清型:
01
柯薩奇病毒A6(CVA6)
02
柯薩奇病毒A16(CVA16)
03
腸道病毒A71(EV71)
我省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腸道病毒A71型(EV71)的陽性率逐步下降,而柯薩奇病毒A6型(CVA6)逐漸成為主流,引起的重癥數有所增加。
臨床尚無特效藥物
目前尚無治療手足口病的特效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和支持性治療。
預防手足口病
接種疫苗很關鍵!
EV71疫苗接種指南看這里??
1. 接種對象
6月齡-5歲的兒童。建議大于6個月的嬰幼兒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盡早發揮保護作用。
2. 接種程序
全程接種2針,間隔1個月。
3. 接種禁忌
①對疫苗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
②發熱、急性疾病患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者。
③嚴重慢性疾病、過敏體質者禁用。
除了接種EV71疫苗,預防手足口病日常還要牢記這“15字訣”: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常通風、曬衣被。
這些關于EV71疫苗的問題
家長都愛問
問
為何接種EV71疫苗后還得手足口病?
答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簡稱“EV71疫苗”,俗稱“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預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但并不意味著接種了這種疫苗就不會得手足口病。
原因:
第一,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還有CVA2、CVA6、CVA10和CVA16等20多種腸道病毒,而EV71疫苗只能預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第二,接種任何一種疫苗后,人體都不是立刻產生保護性抗體,而是需要約2周左右的時間,體內才開始逐漸產生保護性抗體。如果在此期間感染了EV71病毒,還是有可能得手足口病的。
問
患過手足口病的寶寶還需要接種EV71疫苗嗎?
答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了EV71以外,還有CVA2、CVA6、CVA10和CVA16等多種腸道病毒。
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無需再接種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腸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無病原學診斷結果,可以接種EV71疫苗。
問
EV71疫苗兩針能否使用不同廠家的疫苗?
答
目前,我國獲批上市企業的EV71疫苗均為兩劑次接種程序,尚無使用不同企業疫苗進行序貫接種的免疫原性、安全性的研究數據。
現階段建議使用同一企業疫苗完成兩劑次接種。
問
EV71疫苗是免費還是自費?
答
EV71疫苗目前屬非免疫規劃疫苗,需要家長“知情、自愿、自費”選擇接種。
目前我省手足口病
已進入流行期
托幼機構
因為兒童聚集且普遍易感
衛生習慣尚未養成
容易出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托幼機構應做好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
園長 應做好:
①制定預案
制定本單位手足口病防控預案,建立領導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到部門和個人。
②組織學習
組織教師、生活老師、校醫、后勤保障人員等學習手足口病防控知識,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③監督落實日常防控工作
組織監督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記、室內通風和衛生清潔等工作,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供師生使用。
④配合調查處置
發生聚集性疫情后:
根據疾控部門的要求實施晨(午)檢制度;
對離園小朋友要派專人聯系家長了解每日健康狀況;
實行病例日報和零報告制度;
開展全園徹底清潔消毒;
配合做好其他疫情處置工作。
校醫、保健老師 應做好:
①指導規范落實晨(午)檢制度
常規情況下開展晨檢,在疫情流行期或發生聚集性疫情后實施晨(午)檢。發現發熱、出疹等癥狀的幼兒,應立即通知家長盡早送至醫院就診,患兒所用物品應立即消毒。
②做好幼兒因病缺勤的登記工作
監測因病缺勤率,發現發熱、出疹病例異常增多時應及時報告。
③定期開展培訓演練
定期組織開展手衛生、清潔消毒等預防手足口病相關培訓和演練。
④提高預警意識
當發熱、出疹病例異常增多時,盡快向對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疾控中心報告,并暫停全園性、跨班聚集性的活動。
⑤配合防控
如幼兒園發生聚集性疫情,在疾控機構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防控。
班主任、生活老師 應做好:
①提高預警意識
在校醫/保健老師的指導下,嚴格落實晨(午)檢和因病缺勤登記。發現發熱、出疹等癥狀的幼兒,應立即通知家長盡早將幼兒送至醫院就診。
②落實復課標準
幼兒患病期間應停課休假,癥狀完全消失一周后或發病14天后,方可復課。
③勤通風
保持教室空氣流通和室內外衛生清潔。
④勤洗手
教育幼兒養成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
⑤做好溝通工作
如班級發生聚集性疫情,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安撫和溝通工作。
清潔人員 應做好:
①做好日常清潔工作
每天對廁所進行清潔消毒;
每天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飲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增加地面、門把手、樓梯扶手、課桌椅、滑梯等物體表面擦拭消毒頻次,以及衣物、被褥等暴曬頻次。
②及時消毒
要及時對患病學童的相關物品進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造成傳播;
如幼兒園發生聚集性疫情,應在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對校園進行終末消毒,需使用含氯消毒劑,75%酒精對腸道病毒是無效的。
來源:廣東疾控、廣州日報、東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