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盧志煥)一方水土,孕育一個地名;一個地名,承載一方文化。近日,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動工建設,公園位于惠城區演達大道惠州學院東北門外,占地約9000平方米,預計今年10月底建成,將打造一個“薈萃文化地標,展示名城文脈,提升公園品位,具有獨特功用”的新式市民休憩場所。
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效果圖。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盧志煥 翻拍
地名文化公園是一種利用地名文化資源打造的特色公園,以地名文化為核心,融合眾多元素如園林景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生態環境等,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價值。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將甄選惠州有代表性的地名,讓流連公園的人們,可以在特定的景物、文字簡介環境中了解惠州的地理地貌和自然景觀,以及歷史中具有較大影響的人物、事件、建筑的文化內涵。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規劃以南北方位為軸線,以“惠州地圖”廣場為核心,以“東江、西枝江”為園路聯通全園地名景點。地名景點選取惠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景點融入公園建設,被精心劃分為綠色(自然地理風貌)、紅色(人文歷史資源)、古色(城市記憶印象)三大板塊,全面展現惠州豐富的地名文化底蘊。首批遴選的70余處標志性地名被巧妙融入其中,其中地名故事約36個,地名景點約34個,包括全市范圍內具有特色的地名及一些自然地理景觀景點名,如東江、西湖、巽寮灣、雙月灣、三門島、澳頭港、羅浮山、南昆山等,不僅展示惠州的獨特魅力,還為市民提供一個集文化探索、休閑放松于一體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公園內的景點設計也別具匠心,如公園主景區,以惠州地圖作廣場鋪裝,并設彩色夜景燈光帶環繞。公園的“河流”,將用鵝卵石打造流線型的主園路,湖泊、水庫用不銹鋼線條結構模擬水紋,大大小小的湖名漂浮其中。各座入住公園的“山”,將以起伏的草坪加石頭刻字作為象征,配以告示牌作簡要說明。公園還擬搭建一座六角的福彩亭,宣傳福彩的公益屬性,傳播公益理念;搭建一座六角亭集中介紹惠州三杰,以及設置書卷式的文化長廊宣傳欄。
該負責人表示,地名文化公園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文化名片,對城市的形象和競爭力有著積極的影響。惠州通過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名文化公園,為惠州市的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