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圍繞產業升級推進一批計量檢測認證中心建設
加強計量檢測認證服務助力質量興市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陳媛
新生產的鞋子能否耐受4萬次彎折而鞋底不斷裂?LED燈具磁場輻射情況如何?……計量檢測認證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被視為質量管理的“體檢證”和市場貿易的“信用證”“通行證”。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為持續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我市推動一批計量檢測認證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計量檢測認證服務能級,賦能“惠州制造”進一步提高競爭力,打造質量卓越產業集群,為質量興市“添力”。
國家鞋檢中心打造嶺南輕工消費品檢測基地
7月21日上午,惠州市東塑鞋材制品有限公司代表走進位于惠東縣的國家鞋材及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以下簡稱“國家鞋檢中心”),他手里拎著個塑料袋,里面裝著這次要送來檢測的橡塑發泡鞋底。
這是一家2022年才在惠東開業的鞋廠,引進了溫州一家鞋企的橡塑發泡材料用于生產坡跟女鞋等,相比傳統的厚鞋底,這種材料制作的鞋底輕便不累腳,可以把女鞋穿出運動鞋的腳感,廣受消費者青睞。“我們的客戶對品質管控要求高,要出一份檢測報告給他,主要檢測耐磨性和環保相關指標。”該公司副總經理黃惠標表示,在國家鞋檢中心投用前,公司要檢測得把產品送到廣州或東莞,檢測一次要花幾百到上千元,時間和資金成本不少,家門口有了國家鞋檢中心后,不僅方便還免費,幫助企業降本提質。
送來要檢測的橡塑發泡鞋底。 惠州日報記者肖泓 攝
在該中心實驗室,檢測人員把一雙鞋子的鞋底開了5毫米的口子,然后放到機器上做整鞋耐折性實驗,“機器自動折疊鞋子4萬次,看它會不會斷裂。”該中心負責人劉煜介紹,該中心是全國第五家國家鞋檢中心,服務項目有290項,可為鞋企提供從產品研發、原材料把關到終端產品質檢等全過程、全產業鏈的第三方高端檢測技術服務,且可無紙化受理企業送來的樣品,中心檢測完后出具電子報告,企業在系統里自行打印即可,“一次都不用跑。”
“惠東女鞋是個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國家鞋檢中心進一步完善了產業基礎設施,對惠東女鞋產業的轉型升級有重要推動作用。”惠東縣中小企業局綜合股股長陳奕君表示,惠東注冊的鞋類生產經營企業有5500多家,2023年全縣鞋業產值376億元,正走上自主品牌建設和向高端、特色產品的轉型升級之路。
為了推動惠東女鞋加快轉型升級,惠東印發實施《惠東縣促進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部署6大項20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6年惠東鞋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制鞋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工作人員正在給鞋子做檢測。 惠州日報記者肖泓 攝
陳奕君表示,國家鞋檢中心集檢測檢驗平臺、研發中試平臺、標準匯集與制修訂平臺、檢驗技術研究與檢測方法制修訂平臺、高端人才吸聚平臺、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平臺等作用于一身,為將“惠東女鞋”打造成為高品質、高性價比、時尚舒適的女鞋代名詞提供技術支撐。為了推動更多鞋企參與惠東女鞋品牌建設,惠東縣每年提供500萬元專項資金為當地鞋及鞋材相關企業提供免費檢驗檢測服務。
國家鞋檢中心不僅僅能服務制鞋業。劉煜表示,惠東的服裝、家具、箱包等輕工產業集群均有一定規模,今年該中心開展了服裝、箱包檢測服務,正在開發家具、食品包裝等各類檢測能力,努力升級為嶺南區域的輕工消費品檢測基地。
籌建仲愷電子信息檢測基地
記者了解到,為服務惠州“2+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正推進一批計量、檢測、認證服務平臺建設。
惠州是全國重要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已形成5G及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產業規模穩居全省第三。其中,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百強產業集群榜。今年上半年,電子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4%。
為了服務好電子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正與仲愷高新區共同籌建仲愷電子信息檢測基地,將提供汽車電子、北斗產品、儲能、電子信息產品檢測,電學、無線電等計量校準服務,為仲愷高新區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與增材制造等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技術服務支撐。“目前雙方已確認合作共建協議的內容,今年下半年將推進仲愷電子信息檢測基地一期建設。”該所相關負責人說。
惠州市艾比森光電有限公司超高清視頻顯示產品。
除了該項目,目前主要服務電子產業的國家光電產品光輻射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大力擴大服務功能,今年已經成功拓展了環境照明檢測能力,成為七個具備廣東省地方標準《DB44/T2335-2021中小學校教室照明技術規范》檢測驗收資質單位之一,并建立了294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能力居全國地市前列。接下來,該中心計劃大力開發認證能力,為電子產業、燈具照明生產企業提供認證服務。
在石化產業服務方面,6月12日,廣東省能源計量專業站(大亞灣)通過省能源計量專業站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計量授權的首次現場考核,抽查的20項現場試驗項目結果均為滿意,受到考核組的高度贊賞。
據介紹,該項目是我市石化產業重要配套工程,主要建設大型水流量、氣體流量計量標準裝置,可為大亞灣石化區提供大容量、大流量和安全類儀器儀表計量檢定/校準服務,提升石化園區流量計的檢測能力,解決石化區內企業流量計長期長途運輸到外地檢測的困難,為中海煉化、中海殼牌、埃克森美孚等企業的運輸、存儲、加工、貿易結算等各環節提供有力技術保障,進一步優化石化產業營商環境。
今年下半年,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還計劃推進國家綠色石化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能源計量省站的籌建工作,以更好地服務惠州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企業產品獲灣區認證
在認證方面,6月27日,我市再增一張《灣區認證證書》,獲證產品為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LED讀寫作業臺燈,是全省首批LED臺燈低藍光“灣區認證”之一。此前,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惠州順興食品有限公司和惠州市鵬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相關產品成為惠州首批通過“灣區認證”產品。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23年12月19日粵港澳三地共同發布了首批“灣區認證”項目以來,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力宣傳推廣“灣區認證”,積極推動惠州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并獲得“灣區認證”證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上述4家企業獲得4張《灣區認證證書》。
惠州市首批獲得“灣區認證”的3家企業獲頒證書。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市政府簽署共同推進實施“灣區認證”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支持惠州將高品質工業消費品、優質農食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服務業等納入“灣區認證”項目范圍,鼓勵相關領域的行業協會、龍頭骨干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導和參與“灣區認證”項目研發并推動實施等。
此外,7月18日,惠州市計量檢測認證協會正式成立。“計量檢測認證工作是質量保障的關鍵環節,協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市計量檢測認證領域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道。據介紹,該協會擁有高級工程師30多名,將為行業搭建起一個專業的交流合作平臺,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應對行業發展中的各種挑戰,助推惠州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