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惠州疾控9月23日發布消息
目前已進入登革熱高發季節
截至9月23日10時
以下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疫情處置
存在登革熱傳播風險
請市民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惠州疾控提醒
請上述區域的市民朋友們、相關單位
做好這些防范措施:
1.請在上述區域生活、工作或活動的市民朋友們注意做好個人防蚊滅蚊,外出建議穿長衣長褲或噴灑驅蚊水;積極行動,清理住家及周圍積水,清除或倒置各種閑置可積水容器,保持環境整潔。家中建議使用滅蚊片、驅蚊水、電蚊拍、噴霧罐、殺蟲劑等,并使用紗門紗窗。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主動告知居住在登革熱處置區,并配合開展登革熱相關檢測。
2.請上述區域及周邊的機團單位、物業小區、公園和公共外環境管理單位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及時清理衛生死角,清運各類垃圾雜物,全面清除各類積水,減少蚊蟲棲息和孳生的條件。定期開展滅蚊工作,將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
3.請各醫療機構加強門診預檢分診和發熱/皮疹病例監測,對有東南亞、南美洲等境外及省內外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的無明顯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發熱病例開展登革病毒NS1抗原等相關檢測排查,上述區域內的醫療機構采取“逢熱必檢”,做到病例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登革熱是經伊蚊(即花斑蚊)
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主要通過“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
登革熱的典型癥狀
登革熱的典型癥狀可以歸納為:突發高熱+三紅+三痛+皮疹。
■ 突發高熱:體溫可在24至36小時內升至39或40攝氏度。
■ 三紅:即面、頸、胸部潮紅。
■ 三痛:劇烈頭痛、全身關節痛、肌肉酸痛。
■ 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皮疹。
該病不見面也能傳染,主要依靠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
感染后會出現發熱、皮疹、肌肉及骨頭痛,嚴重者會出現出血甚至死亡。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預防蚊蟲叮咬是避免登革熱的最佳方式。
今年以來,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截至8月底,已有80多個國家/地區報告了超過1000萬例登革熱病例和6000多例相關死亡病例,發病數為2023年同期的3倍。
哪些人容易感染重癥登革熱?
■ 老人、嬰幼兒和孕婦。
■ 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哮喘、慢性腎臟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礎疾病者。
■ 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惠州疾控提醒:
■ 每3~5天清理一次家居和外環境小積水(蚊蟲孳生地)是登革熱防控的關鍵措施。請廣大市民從自我做起,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預防登革熱。
■ 市民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登革熱相關癥狀,應及時就診,并告知醫生具體的癥狀及住家周圍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熱的情況。發現蚊蟲多、蚊媒孳生地多等問題,可以向12345熱線反映、投訴。
■ 準備前往有登革熱疫情地區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員,應做好做足個人防護。在登革熱流行區旅行結束后15天內,如出現發熱、皮膚潮紅、肌肉、骨骼疼痛等癥狀時,應盡早就醫治療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學會這3招 讓蚊子“無縫可鉆”!
1.清積水
■換:水生植物定期換水。
■清:及時清理飲水機、花盆底托等積水。
■翻:閑置、廢棄容器需清除或翻倒過來。
■養:水缸、魚缸等適時放養魚類。
2.講衛生
■通:室內保持通風,避免潮濕。
■掃:常打掃,保持家中干凈衛生。
3.防叮咬
■隔: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外出盡量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
■驅: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抹驅蚊液,并及時進行補涂。
■滅: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殺蟲噴霧劑等殺滅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