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積極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解決就學難問題
今年全市新增義務教育學位超3萬個
隨著惠州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特別是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自2016年“二孩”政策發布后適齡兒童入學高峰期的到來,各學段優質公辦基礎教育資源的供給壓力不斷增大。2024年初舉行的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通過票決,將“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解決就學難問題”納入十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彰顯了市人大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深切關懷。
今年以來,市教育局積極推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盤整學位,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均衡發展等工作,從源頭上緩解學位緊張問題,努力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幸福感和滿意度。
把“實事清單”變成“幸福賬單”
“我覺得太幸運了,因為孩子9月份正好要上幼兒園,我的單位就在附近,孩子能跟我一起上下班,很便利。”家長馮女士說,今年上半年從惠城區教育部門得知,海倫堡玖悅府附近將新開一家公辦幼兒園。起初,她擔心學位搶手,但經歷一系列報名環節后,她發現公辦幼兒園面向大眾,大家都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馮女士的經歷正是我市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通過新建公辦幼兒園,有效解決就學難題。
11月15日,記者走進惠城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玖悅府園區看到,寬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齊全的活動室,寬闊安全的戶外活動場地等,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惠城區直屬機關幼兒園聯合黨支部書記、園長孫彩虹告訴記者,該園是惠城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的分園,于今年9月正式開園,提供公辦學位420個。
惠城區直屬機關幼兒園分園的設立,折射出我市教育事業擴容提質的發展之勢。
教育是民生之本,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公辦學位供給任務已全部完成,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提供了更優的學習環境,為奮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學前教育方面,全面完成今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6所,新增學位5010個。
在義務教育方面,全市完成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9所,新增學位20085個;各縣(區)持續加大力度盤整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位,已盤整學位12200個。全市共計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2285個。
在普通高中方面,通過新建惠州市第八中學高中部,完成惠東中學和大亞灣第一中學(高中部)擴建工程,新增普通高中公辦優質學位5700個。
惠州市第八中學金泉校區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惠州日報記者姜勁宇 攝
這份“幸福賬單”是我市按下學校擴容提質“快進鍵”的具體表現,不僅有力地緩解了學位供需矛盾,更讓市民切實感受到教育發展帶來的溫暖。
為有效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我市積極采取措施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不僅通過加強教師培訓、改善教學條件等手段,持續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發展差距,還大力推進新建學校的落成與投入使用,提升整體教育水平。
作為我市今年新建的一所公辦普通高中,惠州市第八中學金泉校區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積6.6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700個。
惠州市第八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學勇介紹,學校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創辦了以創新科技為特色的“華為鴻蒙科技班”,于今年首次招生。學校配備了交互式一體機、展臺、電子班牌等先進設備,構建了信息化教室和“科創”實驗室。
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益,積極推動集團化辦學
我市在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的同時,也注重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益,積極推動集團化辦學和優質教育集團的建設,努力實現“家門口的學校就是好學校”的目標。
惠州市第一中學附屬金山湖學校從奠基到落成,市民李女士密切關注著。在她看來,孩子能在惠州一中這塊“金字招牌”里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一件幸福的事。
新學期開學,該校如期投用,不僅是李女士一家,許多居住在附近片區的居民都如愿讓兒女“上好學”。
近日,記者走進惠州市第一中學附屬金山湖學校,步入簡潔大氣的校門,紅磚白墻的教學樓里,教室寬敞明亮,書聲瑯瑯,充滿活力。據悉,該校預設54個高標準教學班,可容納約2500名學生。今年為首年招生,共有18個班,大約800名學生,在職教師約60人。“在這里上學我很開心!”該校一(3)班學生葉昊霖說。
新建學校的教室寬敞明亮。
在增加學位供給的過程中,我市注重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布局調整,通過對部分公辦學校進行改(擴)建的方式,進一步完善教育設施,提升教育服務能力。一方面通過優化學校硬件資源,包括增加教室、調整布局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容納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優化班級規模以及教學資源配置,在不增加學校硬件設施的情況下,增加學位供給。目前,惠陽區鎮隆鎮井龍小學、博羅縣楊村鎮張金安小學2個改(擴)建項目正在進行施工。
市人大高度重視,監督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教育工作,近年來深入開展義務教育法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報告,監督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化惠州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市人大代表聚焦教育領域熱點焦點,回應社會關切,積極建言獻策。
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市人大代表票決選出“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作為市十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跟蹤監督、連續監督,督促和支持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出生人口變化新常態所帶來的挑戰,增加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民生實事辦理落實,切實為群眾解決就學難、就學遠等問題。
策劃 惠州日報記者鄭娜 徐園連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葉麗莎 特約通訊員郭敏 通訊員謝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