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從海油大廈的側窗眺望,不遠處的港灣大廈已經亮起了樓宇招牌,川流不息的車輛行駛在兩座大廈之間的石化大道,編織出一幅繁華的都市動態圖景。
30多年來,大亞灣開發區從邊陲漁村到現代化園區,從進軍石化產業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書寫下一部壯麗史詩。時至2024年,大亞灣已連續六年穩居“中國化工園區30強”榜首,其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步伐堅定而有力,矢志成為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的高地與國內一流開發區。
這幾年,大亞灣還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叫響了一個溫暖的口號——讓所有在這里生活工作的人,愛上這座城,戀上這個家。
每天上班,我都會經過那些拔地而起的建筑——剛建好的水務大廈、中大惠亞醫院二期,以及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大亞灣綜合文化創意園。它們不僅僅是鋼筋水泥建筑,更是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標志,是生活品質提升的見證,更是對“家”這個概念的全新詮釋。它們讓我驚喜地感受到:大亞灣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姿態,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除了不斷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讓我這樣的新灣人感受到家的溫暖的,還有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黨史音樂課、走進大亞灣的海洋世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心理健康宣講、大亞灣紅色文化宣講……大亞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計劃,這些貼近民心的文明實踐活動,讓大家空閑的時間變得多姿多彩。
對這片土地更深的情感聯結,來源于更早的一段經歷——2018年前后,我在一家自媒體撰寫推介大亞灣的文章,因此對大亞灣這片土地進行了深入探訪:比如要寫大亞灣的區位條件,我就需要查閱國家對于石油化工行業的支持政策,深入了解大亞灣的交通網絡、產業布局規劃,以及大亞灣與其他城市協同發展的動向;寫大亞灣的美食,我就需要走訪街頭巷尾的小吃攤,品嘗地道的海鮮,感受嶺南文化的韻味……
通過腳步的丈量、眼睛的觀察以及味蕾的品嘗,我真切地感受到大亞灣的魅力,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關于成長、關于希望的氣息。無形中,我也成為大亞灣發展的記錄者和傳播者,用文字描繪她的發展,用鍵盤敲擊出對她的期許。
作為異鄉人,我選擇在這里扎根,不僅僅是因為這份工作給予我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因為這座城市給予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她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不斷向上的信仰。在這里,每個人都是建設者,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座城市添磚加瓦。我自豪自己是其中的一員,更欣喜于能夠和她共同見證每一個輝煌的瞬間。
因為深愛著、眷戀著,所以期待著一個更美好的大亞灣。我也堅信,這座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城市,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王震 作者為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