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升溫 動能激發
——2024年度關鍵詞之“升”
2024年,惠州地區生產總值6136.39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社消零、規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當前實際管理人口近900萬……上月召開的省兩會,透露出多個振奮人心的訊息。
這些都是城市發展水平提升的關鍵指標。
往更早看,還有更振奮人心的消息:2024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提出惠州要著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賦能,意味著惠州發展能級和定位得到大大提升。
升,無疑是2024年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發展動能將大大增強。
2024年春節后,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提出大力推動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在科技創新方面,惠州正在積蓄勢能、后發優勢。“兩大科學裝置”、東江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一批優質實驗室加快建設,一大批科技型企業敢于創新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比如,2024年1月全面啟用總部區的東江實驗室,對標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依托CiADS、HIAF“兩大科學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惠州優勢石化產業,聚焦先進核能與核技術、基于先進加速器的精準放療等領域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幫助惠州在參與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方面展現更大作為,發揮更大作用。
2024年,東江實驗室迎來多項科研重大突破。比如,完成大型超導磁體低溫測試平臺關鍵設備500W@4.5K制冷機的調試任務,并成功制取液氦;自主研發的Nb3Sn固體傳導冷卻電子超導加速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穩定載束。
當前,惠州正以“兩大科學裝置”建設為抓手,積極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多措并舉,全力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二)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旺,則活力足;百業興,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滿滿的活力和動能。
2024年,惠州消費市場明顯升溫,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據惠州商務部門數據,2024年1~12月,惠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03.4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排全省第2、珠三角第1。
筆者梳理發現,2024年惠州消費市場亮點紛呈。
其一,全市消費市場含“新”量十足,眾多新店首店、新IP、新活動、新現象紛至沓來,全市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大力提振消費。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天虹商場等大型商超累計引進各類惠州首店超100家,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能級。
其二,線下商超不斷通過打造消費新模式、新場景來吸引客流。2024年,惠州市區有港惠三期羅浮里、惠州中海環宇天地商業街兩大重量級新項目開業,并在運營中交出亮眼答卷。
其三,以舊換新“煥”出消費市場新活力。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托舉下,全市汽車、家電、家裝等產品銷售火熱。數據顯示,僅從2024年9月1日至年底,惠州開展新一輪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就促成銷售額68.04億元,推動家電市場、汽車市場都展現出了良好活力和發展動力。
(三)
道路是城市發展的“骨架”和“血管”。加強城市道路建設,對提升發展格局、提高人民幸福指數意義重大。
2024年,惠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僅在12月份,全市就有28個交通重點項目集中完工,其中包括鵝城大橋、金山大道南段、深汕高速改擴建等民生項目。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預計完成省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完成投資額居全省第二。
其中,2024年12月28日通車的鵝城大橋,是惠州首座斜跨異型拱橋,也是市區第7座跨東江大橋。大橋通車后,將有效緩解東江大橋、隆生大橋的交通壓力,加快形成城市東聯、南接快速通道,成為聯動東江兩岸惠民興業的新動脈。
規劃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是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任務。推進引領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是重要一環。據悉,按照“國內領先、媲美歐美、世界眼光”的標準,我市高水平高起點謀劃編制引領區惠州總體規劃和系列專項規劃,并以最美旅游公路拉開引領區建設序幕。
筆者了解到,最美旅游公路建設工程已于2024年啟動。這條公路主要由高標準縣道組成,途經博羅縣長寧、橫河和龍門縣麻榨、永漢、龍潭、龍華等鎮,計劃2025年建成。可以想象,驅車穿越引領區,行駛在最美旅游公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沿途皆是原生態的美景,心情將是何等舒暢。
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將推動惠州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加快步伐;消費市場升溫,帶來的是熱烈蓬勃的發展活力;基礎設施煥新升級,提升的則是整個城市的發展格局。
升級升溫,生生不息。可以想見,惠州在2024年蓄積起來的能量,將會成為今年及今后城市更快更穩發展的澎湃動能。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