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新農人、有為青年、鄉土專家、農技“輕騎兵”……這是市政協委員、惠州市樂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平天身上的鮮明標簽。多年來,他在服務“三農”中找到了奮斗的新動力。
董平天。
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畜禽養殖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帶來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小覷,特別是畜禽糞污如果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而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美麗鄉村建設。
董平天所在的公司集養殖、加工、物流、電商于一體,懂技術善管理的他十分關注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經常深入一線調研,并利用政協平臺建言獻策,推動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當前惠州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采取了一些有力舉措,但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仍存在短板。”董平天說,經過調研發現,一些小規模養殖企業及養殖戶對于糞污處理缺乏科學意識,露天堆存、晾曬等簡單處理方式普遍存在,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效果還不理想。
對此,董平天于2023年提交了相關提案,針對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成本高、鄉村人居環境畜禽糞污處理難度大等難題,提出了具體建議。
“我提出的圍繞生產沼氣、堆肥等資源化利用加強對養殖企業、養殖戶的指導,以及統籌考慮環境承載、種養傳統等因素推進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發展等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回復并采納,讓我深受鼓舞。”董平天說,今后將通過調研、撰寫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職活動,更好地為惠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挖掘資源提升農產品品質和文化內涵
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人們日益重視農產品品牌的建設,這也引起了董平天的關注。
“如何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資源,提升農產品品質和文化內涵,讓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董平天說,惠州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這些都為農產品品牌的打造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在董平天看來,惠州雖然擁有鹽焗雞、釀豆腐、釀苦瓜、東坡肉等特色美食,也培育出絲苗米、馬鈴薯、甜玉米、三黃胡須雞、金鮸魚等特色產業,打造了10多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00多個“粵字號”農業品牌,但相對而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有待提升。
為此,在即將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董平天計劃圍繞地方特色美食及農產品品牌打造提交相關提案,為打造地方特色、推動品牌升級獻計獻策。
“地方特色是農產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董平天建議,聚焦本地美食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為品牌建設提供更多的支持,“如制定專項扶持政策,支持農業企業做大做強,通過開展‘美食在惠州’‘東坡美食節’等美食文旅活動,加強品牌營銷和推廣,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