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審查惠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原標題:

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審查惠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有力有效保障大灣區建設“百千萬工程”等重點領域支出

  2月19日,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審查了惠州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全市財政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支出結構,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作出財政貢獻,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較好。

  去年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事業

  報告指出,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76.1億元,增長0.6%,珠三角排名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連續12個月保持正增長。

  市財政局表示,2024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上級補助、上年結轉和調入資金等收入,減去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以及上解上級等支出后,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可實現收支平衡,具體收支情況待完成決算工作后另行報告。

  為推動主要財稅政策落實,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多維發力,全力促進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注重統籌兼顧,全力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持續深化改革,全力提升財政治理效能;堅持綜合施策,全力推動財政平穩運行、更可持續,有力促進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在千方百計做大財政收入“總量”的基礎上,我市想方設法爭取資金“增量”。2024年,我市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22.1億元,有力支撐我市“兩重”“兩新”項目的實施。

  與此同時,深化“大錢大方、小錢小氣”理念,持續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確保不留“硬缺口”。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堅持把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事業,全市民生支出累計完成530.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75.4%。

  2024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全力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安排,積極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和審查意見,有力有效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百千萬工程”、實體經濟發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等五大重點領域支出。

  支持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統籌安排債券資金和預算資金196.8億元,支持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助力完善大灣區立體式交通網絡。支持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加快市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落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安排3.6億元,支持兩大科學裝置、東江實驗室建設。

  統籌安排債券資金37.4億元,支持典型鎮培育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安排3.0億元,支持“百千萬工程”城鎮建設,其中對2024年新一批省級典型鎮培育、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鄉鎮按每鎮不低于1200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統籌安排9.7億元,支持發放家電“以舊換新”和汽車“置換換新”消費券,發放汽車“報廢換新”補貼等,讓“真金白銀”直達消費者,累計帶動消費達74.2億元。

  支持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支出156.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20%以上,順利實現教育支出“只增不減”;支持加快補齊基礎教育短板,新增義務教育學位超過4萬個,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最低標準由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600元。

  全力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4億元。支持法治惠州、平安惠州等建設,公共安全支出47.8億元,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2023年度平安廣東建設考評中,我市連續9年獲評平安廣東建設考評優秀等次,成為全省唯一獲授“二星平安鼎”的地級市。

  今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市財政局表示,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政科學管理,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防范化解風險,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根據2025年全市預算草案,代編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增長3%安排,預計完成490.4億元。支出按與去年基本持平安排,預計完成703.4億元(含新增一般債券支出0.5億元)。2025年,市本級財政重點支出安排將聚焦在以下五個方面:

  支持發展灣區經濟,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支持縱深推進新階段大灣區建設,積極主動參與深圳都市圈建設,著力建設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安排交通相關支出12億元,全面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支持推進惠州機場運營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加快構建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

  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安排17.3億元,支持打造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建設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等,不斷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綜合競爭力。統籌安排制造業當家相關資金21.2億元,支持企業梯隊培育,加大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推動新型儲能及產業鏈協同發展等。安排科技支出22.3億元,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財力保障,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支持實施“百千萬工程”,持續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市級安排“百千萬工程”相關資金36.6億元,支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等。統籌安排債券資金和預算資金,支持加快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

  支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發展社會事業。安排教育支出45.1億元,支持擴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和改善辦學條件,支持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發展。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7億元,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穩步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安排衛生健康支出21.5億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和衛生健康人才培養,推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和協調發展,不斷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法治惠州平安惠州建設。堅持底線思維,始終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安排32.9億元,支持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加強各類治安要素管控,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治理水平。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郭政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乐平市| 通江县| 南平市| 澄江县| 嘉善县| 海原县| 东辽县| 峡江县| 福建省| 咸阳市| 鹤岗市| 庐江县| 台山市| 长垣县| 台安县| 蒲江县| 南乐县| 克东县| 莆田市| 太和县| 民和| 甘泉县| 大理市| 佛冈县| 阳江市| 祁连县| 张掖市| 惠东县| 闽清县| 泽普县| 曲靖市| 和平区| 麻阳| 静乐县| 新密市| 枣强县| 宜章县| 开鲁县| 云梦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