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兩會新聞中心舉行集中采訪活動,12位市人大代表圍繞熱點話題建言獻策
以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月19日,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當天,市兩會新聞中心舉行集中采訪活動,12位市人大代表圍繞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百千萬工程”、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等熱點話題,積極為惠州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南昆山生態旅游區風景秀麗。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培育發展商業航天信息等未來產業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場景育產業,支持動力電池、汽車電子等產業向低空領域拓展,鼓勵開展無人駕駛等新業態的場景應用。
市人大代表、廣東一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王建興介紹,作為前沿新材料行業中的一員,一納科技近年來深耕石墨烯在導電導熱領域的發展,碩果累累。尤其是在導電方面,已實現新能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電池等細分領域的成熟應用,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王建興。
未來,惠州應如何搶抓新技術機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王建興建議,一方面,在保持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對標先進城市,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通過人才、項目政策、招商引資等方式,增強新材料等產業鏈上游企業的競爭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惠州目前已邁過6000億GDP大關,未來圍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有望早日實現萬億GDP目標。”王建興表示,一納科技將繼續深耕石墨烯開發與應用技術創新,助力人工智能、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為產業“煥新”帶來新機遇。市人大代表、惠東縣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何玉智建議,惠州要在商業航天領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前籌劃布局。“今年我提出的建議是發展商業航天信息產業,制定商業航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積極布局芯片原材料、導航定位、手機直連衛星等相關產業鏈。”
何玉智。
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高層次人才是關鍵驅動力。何玉智建議根據惠州產業政策實施精準引才計劃,針對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的需求,制定高層次人才引進目錄,重點引進智能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高層次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鼓勵高層次人才參與企業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戶籍辦理、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配套服務,解決其后顧之憂。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石化能源新材料作為我市重要支柱產業,如何進一步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創新研發,借助科技成果助力惠州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建議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中試平臺等載體,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市人大代表、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工程師李軒認為,要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專項政策,通過獎補激勵措施、設立風險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石化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化。
李軒。
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當前,惠州制造業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經濟持續向好注入新動能。李軒建議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探索更優的工藝操作參數,研發新型催化劑材料,從源頭上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可研究直接利用二氧化碳來生產新材料,高效利用綠電和綠氫來生產化學品。
關鍵詞:人工智能
建設智能化示范項目帶動制造企業智改數轉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積極培育工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
“今年春節期間國產大模型DeepSeek全網刷屏,相信大家都有所觸動,AI技術對我們傳統制造業來說,既是一次重大機遇,也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市人大代表、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冉敬軍介紹,尚雷仕作為一家柔性化制造企業,在過去幾年已開始探索人工智能化在生產環節的應用場景,先后引進了各類智能機器人和智能設備,通過MES系統收集生產環節的各種數據,提升企業生產管理效率。
冉敬軍。
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如何通過提升智能化含量加快發展?冉敬軍建議,政府可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技術研發,搭建平臺推動高校、研發機構與企業形成產學研合作,通過建設智能化示范項目,推廣成功經驗,帶動更多制造企業參與智能化轉型。
人工智能是今年的科技熱詞,如何使其更好賦能惠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萬盛興精密技術(惠州)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廣東萬盛興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瑞勵認為,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緊扣“以實體為本、以實用為綱”的原則。
陳瑞勵。
陳瑞勵建議政府梳理惠州優勢產業鏈的共性痛點,建立“人工智能+產業痛點揭榜掛帥”機制,聚焦制造業高人力成本、高質檢壓力的痛點攻堅;著力降低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的門檻,推出政策服務包、智能工具箱,讓中小企業有直接專業的途徑去了解智改數轉的行業案例、知曉數智改造的技改補貼政策、快速了解能提供專業數智改造服務的方案商;重視產才結合,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相關人才,支持和引導高校聯合企業開設“雙軌制”AI班,推動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加快建設工業數據中臺、區域算力網絡和可信的數據流通機制。
關鍵詞:“百千萬工程”
發展現代農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見成效,奮力打造全省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市人大代表、博羅縣泰美鎮黨委書記趙誼莉介紹,過去一年,泰美鎮以美麗墟鎮帶動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提升完善“七個一”等鎮、村基礎設施,完成墟鎮市政道路、市場、公園等公共配套的升級改造,城鄉風貌日新月異,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同時,以創建惠州市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鎮為契機,培育發展了一批市場前景好、連農帶農廣的三產融合產業,經濟效益初顯。
趙誼莉。
泰美是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所在地,該基地是博羅縣食品產業鏈建設鏈主企業所在園區。趙誼莉表示,泰美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食品和農產品生產、交易、加工的平臺高地。同時,以打造全域供銷小鎮為契機,構建供銷農場、供銷漁場、供銷果場體系,依托基地平臺,發展“訂單農業”,讓更多本地農產品銷往全國、賣向全球。此外,依托基地科技企業賦能農村和農業,實現農產品從種植端開始提質增產,為農產品提供更多溢價空間,再通過“村集體+公司+農戶”等有效機制,實現村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
市人大代表,惠陽區淡水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利敏介紹,過去一年,淡水街道致力于融合“文旅商”發展鏈條,以淡水老城文化為核心改造淡水歷史文化街區,通過空間改造、商鋪升級、燈光亮化等措施,打造了集時尚與傳統、惠陽名優特產展示、客家美食、休閑購物于一體的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區。同時,整合村集體用地打造為夜間經濟集市,引入有實力的企業運營,既盤活了閑置資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為流動攤販提供了合法經營場所,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文明有序的休閑娛樂場所。
利敏。
接下來,淡水街道將圍繞“淡水—澳頭組團式發展,打造城市副中心”的目標定位,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我們將根據各村的資源稟賦挖掘村級地域特色,制定生態文旅項目、紅色革命老區文旅項目、生態綜合整治項目等特色項目并逐步實施,推動村級經濟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利敏說。
“過去一年,依托優質農田資源,我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引進高效農業種植模式,推動甜玉米、水稻、水果等特色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市人大代表,惠城區汝湖鎮南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冠輝介紹,該村積極探索“產業+農業+旅游”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融合研學教育、親子采摘、田園觀光、戶外拓展及科普教育等多種元素,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培育更多鄉村新業態。南新村將持續深化農文旅融合,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鄉村振興樣板。同時加強招商引資,推動科技型、綠色型產業落戶,促進產業升級,讓村民享受到更加均衡的發展紅利。
林冠輝。
市人大代表,惠東縣吉隆鎮平政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賴木新介紹,自入選“百千萬工程”擬培育省級典型村以來,平政村積極為村主干道建設擴寬、健身廣場建設、學校改擴建等項目籌措資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讓村莊“舊貌換新顏”。
賴木新。
賴木新表示,平政村將繼續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錨定“組織強、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的目標,匯聚更多社會力量,探索更多發展路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引領區建設
用好資源稟賦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以引領區建設為重點,抓住產業這個根本,更好實現興業、強縣、富民,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自《關于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的意見》出臺以來,地派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人大代表,龍門縣地派鎮陳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麗紅建議,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中,要注重整體規劃與區域特色相結合。
黃麗紅。
一方面,從整體上做好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方便游客往來各個景點;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獨特的生態和文化資源。
“陳洞村有獨特的山茶產業和巖前百年夫妻榕樹等特色資源,2024年陳洞村利用獨特的特色資源,成功引進陳洞茶文旅休閑旅游度假區項目。”黃麗紅介紹,陳洞村將繼續做強品牌優勢,打造別具一格的茶文旅主題村莊。同時,與鎮內其他景區聯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旅游線路,豐富地派鎮的生態旅游項目,增加山茶的銷售量,讓村民的收入不斷提高。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為南昆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提升了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也為居民創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市人大代表,龍門縣南昆山生態旅游區下坪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溫導介紹,近年來,下坪社區以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為抓手,打造不同檔次、不同風格的精品特色民宿,盤活周邊資源,創新村企合作長效機制,不斷做大做強民宿這一特色產業。
溫導。
溫導表示,下坪社區將深入挖掘當地的自然、文化資源,打造森林康養、生態度假、文化體驗等特色主題的民宿和鄉村酒店。在升級硬件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社交媒體、旅游展會等多種渠道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動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民宿產業和鄉村酒店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人大代表,博羅縣湖鎮鎮新作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小峰介紹,過去一年,該村以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為契機,串聯航天農業生態園、花海露營基地、羅浮山民宿等農旅產業項目,大力發展航天農業產業,成功入選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村民生活越來越好。
汪小峰。
汪小峰介紹,接下來將以發展航天科技農業為重點,依托新作塘花海,建設集觀光、科普、教育、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生態型村莊,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走出農旅融合的產業興村之道。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謝寶樹 陳春惠 駱國紅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肖泓 羅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