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代表委員熱議重塑城市發展格局
優化形態格局建設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
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賦予惠州的四個戰略定位之一。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塑城市發展格局,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進一步提升金山湖綠道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培育新興業態活用文化遺產”“打造獨具特色的惠州文旅品牌”……市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積極為進一步優化城市形態格局,守護好、利用好惠州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稟賦等建言獻策,助力惠州加快建設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
戲曲藝術節日前在合江樓廣場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賞。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關鍵詞:城市品質
整體提升“一湖兩江四岸”城市風貌和城市文化
“近年來,西湖‘城市會客廳’功能越發凸顯,惠城區知名度美譽度越來越高,但‘東江、西枝江’兩江四岸仍存在短板。”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翁日鴻建議,更加注重統籌規劃,將西湖與東江、西枝江聯動考量,參考借鑒法國綜合治理塞納河流經巴黎市中心段,成功打造奧運會水上開幕式的做法,整體提升惠州“一湖兩江四岸”城市風貌、城市品質和城市文化,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
市政協委員、惠州市翰雅上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漆柏麟建議,大力推動文化產業化、創新化發展,提升城市軟實力。“建議重拾傳統,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挖掘、傳承非遺,營造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良好氛圍,推動藝術與生活接軌,讓文藝走進百姓生活。”漆柏麟說,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留住更多的文藝人才,優化評審標準細則,落實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定工作,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新文藝領域,為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促進新文藝群體可持續發展,提升惠州城市軟實力。
金山湖綠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人大代表、廣東宏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長青建議,進一步提升金山湖綠道的建設與管理水平,使之成為全市公共空間管理的樣板,從而帶動全市生態生活區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關鍵詞:活化利用
將傳統文化融入歷史文化街區創意產業
市政協委員、民建惠州市委會委員邵燦輝認為,惠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羅浮山古跡、東坡文化遺跡等眾多文化遺產,這是惠州人民的寶貴財富。建議培育新興業態活用文化遺產,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遺產發掘與保護事業,同時建立文化創意產品孵化中心,為有潛力的創意產品提供資金、技術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從而增強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的支持力度。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涉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市人大代表鄧苑萍建議,加強政府對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主導作用和管理職能,同時積極推動社區和居民參與。在充分考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對文物和遺址的周邊環境進行精心規劃與改造,使歷史文化遺存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既滿足市民和游客對于歷史文化的追求,也為其提供更為便捷舒適的參觀體驗。同時,將傳統文化融入歷史文化街區的創意產業,豐富街區業態,激發社區活力。
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副校長李衛華建議,要深入開展縛婁古國歷史研究,善用“夔紋陶類型”文化的考古研究成果。“夔紋陶類型”文化是縛婁古國的文化符號,在西周中晚期、春秋時期,以東江流域為中心,輻射到福建漳州地區、湖南湘江中上游以及廣西桂江流域。建議深入挖掘惠州夔紋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等產品,講好惠州歷史文化故事。
關鍵詞:文旅融合
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惠州文旅品牌
“建議惠州因地制宜打造更具特色的發展模式,打造全國人民向往的休閑之地。”市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說,惠州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山海交融、物產豐富、空氣優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分布廣,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加速建設,鄉村環境越來越優美。夏佳文建議,惠州在未來城市競爭中,應立足自然稟賦和各種資源,探索更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從提升醫療水平、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發力,補齊短板弱項,同時加大城市對外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努力打造成為人人向往的休閑之地。
如今,老百姓生活日益富裕,旅游意愿和能力明顯增強,出游人數越來越多,惠州如何在激烈的城市旅游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現象級旅游城市?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仲愷生態環境監測站高級工程師張琰建議,以惠州特有的歷史文化等為依托,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惠州文旅品牌,推進文旅產業持續發展,將“流量”變“留量”。
市政協委員、廣東閱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鄒雄彬建議,構建“大灣區文化走廊”,打造差異化文旅體驗圈。以惠州“嶺南名郡”文化特質為支點,聯動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構建文化主題游線,推出“東坡南渡”文化專線,串聯惠州合江樓、嘉祐寺、羅浮山等蘇東坡寓惠足跡,開發“蘇東坡與惠州”數字劇本游。創建“紅色東江”研學體系,聯合深圳東縱紀念館、東莞大嶺山抗日舊址、香港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等,運用最新AI與VR技術重走粵港秘密大營救交通線,打造大灣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品牌。
市人大代表、博羅縣橫河鎮嶂背畬族村黨支部負責人藍計香建議,深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同時,推動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策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常態化舉辦騎行、徒步、越野、登山、賽車等賽事活動,并積極探索極限運動、戶外休閑、文化體驗、旅游度假、餐飲會議為一體的綜合性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助力引領區建設。
近年來,惠州大力打造水東街等文旅街區,打造網紅經濟熱點。市政協委員、萬城控股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邢高福建議,明確水東街的特色和定位,深入挖掘水東街的歷史文化故事,鼓勵和支持本地商家創新商業模式,設計一些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藝術裝置或特色建筑,定期舉辦各種文化、藝術、美食節等活動,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等,將水東街打造成一個集文化、商業、旅游于一體的網紅經濟熱點,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費者,促進經濟發展,增強惠州文旅吸引力。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侯縣軍 香金群 周智聰 游璇鈺 凌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