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公開發布,這是十八大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十三個中央一號文件。在該文件中,“人才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被擺到了重要位置。許多年輕人看到農業的“新前景”,不再覺得種地是“苦差事”。截至2024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已累計超過1200萬人。董平天就是其中之一。
85后董平天是廣東省惠州本地人,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后前往英國留學;貒,他沒有選擇從事工程專業,也沒有進入金融行業,而是轉行回鄉投身農業,2014年開始專注于養雞和產蛋。
董平天逐漸掌握了行業運作的規律,并決心走“農業+科技”的發展道路。從調整雞舍的朝向到確保雞蛋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溫水清洗、消毒、烘干、人工光檢、紫外線殺菌、涂油、裂紋檢測,每枚雞蛋都必須經過數十道嚴格的質量控制關卡,才能進入智能化的生產線,最終被整齊地打包和堆放。
隨著對養雞工作的深入了解,董平天逐漸發現了這一領域的延伸和升級空間。他意識到,養雞不僅僅是產蛋,雞糞還可以作為有機肥料,用于改良土壤,幫助當地的馬鈴薯種植。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明確提出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產品種養,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讓董平天看到了更多的機會,對于雞蛋的深加工,董平天結合著近些年年輕消費群體的習慣,而瞄準了烘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