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千年東坡·萬象鵝城”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第九講在惠州市東坡學校報告廳舉行,惠州學院教授、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市東坡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申東城為廣大師生、市民帶來《門前萬竿竹 堂上四庫書——東坡精神與中小學生家國情懷教育》專題講座。
此次活動由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惠州博物館、嶺南書院·豐湖書院、市東坡文化協會、市東坡學校承辦。
講座中,申東城分“家風家教與守其初心”“東坡精神與中小學生教育”兩部分展開講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他認為蘇軾“少年奮厲,有當世志”,有家國情懷,巴蜀地域文化和家教傳承,都對蘇軾的成長成才起到重要作用,如蘇洵常“陪讀”,與蘇軾、蘇轍笑談“古今成敗得失”。在分析《三槐堂銘》與蘇軾家風家訓觀時,申東城認為,這表現在三方面,修個人,即立德修身,渾身正氣;忠國家,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仁社會,即人際交往,忠厚仁恕。
申東城表示,東坡精神內涵為“勤奮好學、責任擔當、仁政民本、清正廉潔、樂觀豁達、詼諧幽默、創新求變”。中小學生教育可以從中汲取智慧,教會學生要責任擔當,堪為從業(學)表率;情操高尚,模范做人準則;樂觀曠達,學會直面現實;勤學求變,實現人生價值。
講座開始前,市東坡學校東坡居士塑像揭幕,為校園增添新的文化地標。該雕塑由惠州市泥塑協會會長王云鵬創作,將東坡風骨化作藝術表達。
據悉,市東坡學校是惠州唯一以“東坡”命名的學校。學校積極弘揚東坡文化、傳承東坡精神,在校園設置“東坡文化長廊”“喚魚池”,訴說東坡故事;在課堂中,學生誦讀東坡詩文,讓經典浸潤課堂;同時舉辦“東坡書畫展”“東坡愛心集市”等活動,讓學子在筆墨丹青中與先賢對話。
文:惠報全媒體記者侯縣軍
圖/視頻:惠報全媒體記者朱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