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恩雅樂器以數字科技重塑產業格局、用智能算法突破傳統制造邊界
“恩雅讓吉他變成潮流科技單品”
今年5月1日,來自惠陽的惠州市恩雅樂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雅樂器”)攜樂隊在高鐵惠陽站、市民樂園、桃花源景區、水東街等地,用最新出品的火星賽博吉他彈奏了《海闊天空》等經典流行曲目,以“吉他”快閃致敬勞動者,讓市民、旅客近距離感受智能吉他的魅力。
作為惠陽吉他的后起之秀,恩雅樂器以數字科技引領創新發展,不斷突破傳統制造的界限,將吉他這一傳統樂器推向高科技的新高度。2016年,恩雅樂器率先推出全球新材料吉他銷量第一的X1吉他產品,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集大功率音響超便攜碳纖維智能吉他NEXG,開啟了全新賽道,重新定義了未來吉他產業的發展方向。
作為扎根惠陽的本土創新企業,恩雅音樂創新(惠州)產研基地正在建設,將繼續專注智能吉他的生產與研發,同時引入智能化生產線,徹底告別傳統吉他生產模式,預計今年底項目建成后,產能將提升5~10倍。
惠州市恩雅樂器有限公司吉他生產車間。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一場“彎道超車”的突圍戰
從5%代工利潤到全球智能吉他領跑
20世紀90年代,中國臺商帶來的吉他產業在惠陽成長壯大,這里出產全國五分之二、全球五分之一的吉他,尤克里里銷售更是占全球80%,形成了從原材料供給、半成品、電子五金配件、吉他裝飾包裝、吉他數控機械等一系列完整的產業鏈。
“全世界每10把吉他,就有7把是中國生產的,那么中國能在這個產業里獲取多少利潤?”在4月28日舉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場宣講活動上,恩雅樂器董事長胡海明在宣講時向觀眾提出了問題。
“5%。”胡海明說,多年來,在吉他產業鏈中,留給中國制造的利潤,平均僅5%。
為什么會這么低呢?胡海明在宣講會上分享了第三個數字:90%!原來,中國制造的吉他,90%都在為海外品牌代工,并非中國制造的技術不行,而是他們掌握了品牌價值。品牌溢價,讓歐美吉他企業獲取了豐厚的行業利潤。
在傳統的賽道里,中國的吉他有沒有可能邁向世界?“在傳統的賽道里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中國人不可能買一個美國品牌的二胡一樣。”胡海明說,因為智能吉他在中國的興起,整個世界的吉他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胡海明本科學的生物專業,研究生是金融專業,跟吉他八竿子打不著。但是,他一直酷愛彈吉他,畢業后在惠陽創辦恩雅樂器,抓住了尤克里里流行的機遇,成為天貓、京東、亞馬遜等主要電商平臺的尤克里里銷量冠軍。
“在28歲時,我決定,挑戰歐美品牌在吉他市場的王者地位!”尤克里里的成功,讓胡海明倍感振奮,中國的樂器品牌,也可以成為世界冠軍。但在2017年,他帶著恩雅吉他到美國參展,產品無人問津,讓他碰了一鼻子灰。
于是,胡海明帶領團隊重新思考,吉他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經過深入探討,胡海明和團隊認為,同樣的吉他產品,在歐美市場一定是沒有機會的,一定要找到新的領域去換道超車。胡海明說,大家買吉他,最主要是買吉他的聲音、手感和創造力。吉他的聲音、音色的好壞,是聲波的好壞,本質上是個數學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芯片算法和音響設計實現更好的音質。
創新開啟吉他全新賽道
3分鐘讓音樂愛好者解鎖吉他彈唱能力
2019年,恩雅樂器相繼在廣州、深圳等地區以及美國組建研發部門,專攻新材料、芯片算法、音響設計、APP智能交互等領域,全力推動吉他智能化、數字化。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強大的人才基礎和完善的智能硬件產業鏈,不到3年,恩雅樂器就發布了第一款智能吉他NEXG,這是全球首款集成大功率音響的超便攜碳纖維智能吉他,也開啟了惠陽吉他全新的賽道。
恩雅樂器智能吉他NEXG實現了三方面突破:
第一,打破了傳統吉他市場界限。它不僅是吉他,還是吉他老師、家庭智能音箱、K歌音箱,甚至一個人一把吉他就能像一個樂隊一樣進行音樂創作。
第二,打破了傳統材質的限制。傳統木吉他對木材品質要求極高,木材品質越高吉他聲效越好。傳統木吉他生產制作周期40~50天,而生產智能新材料吉他只需4~5天,不但品質更加穩定,生產效率更是提升10倍。
第三,更具有價格和價值優勢。3000元的智能吉他NEXG就可以獲得超過2萬元傳統吉他的音色體驗,實現了高效率數字音頻技術對傳統物理聲學的降維打擊。
這款產品一經上市,就受到全球音樂人和吉他愛好者的喜愛,國內外多位知名音樂人都使用恩雅的產品。產品也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位列前茅,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的知名樂器店和山姆會員店。
2023年,恩雅樂器發布第二款融合效果的智能吉他,2024年,又發布了當前最先進的第三款智能吉他——賽博吉他,融合了鋼琴、古箏、二胡等20多種樂器音色,而且最神奇的是它能讓任何人跟著亮燈樂譜3分鐘就會彈唱,不到1年幫10萬音樂愛好者快速解鎖彈唱超能力。
這些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全球吉他音樂愛好者熱捧,助力企業逆勢增長,預計今年可增長70%以上,吉他銷量突破70萬把。業內人士這么評價:“恩雅已經讓吉他變成潮流科技單品。”
全產業鏈重構
智能產業基地將開啟十倍效能革命
零部件組裝、成品檢測、終端產品打包……走進恩雅樂器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忙碌著。從車間來到展廳,這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吉他,既有傳統吉他,也有最新款的智能吉他,恩雅樂器聯合創始人顧文斌隨手拿起一把智能吉他,為來訪者展示它的功能和魅力。
“恩雅樂器并非一開始就擁有高端技術或品牌光環,但我們選了一條‘高維打低維’的路徑。”談到企業創新,顧文斌直言不諱。在他看來,傳統吉他行業一直依賴手工生產和貼牌代工的營銷模式,恩雅樂器從成立之初就瞄準技術驅動和全鏈條創新,試圖以“系統性升級”重塑行業生態。
顧文斌將恩雅樂器的技術創新歸納為三個維度:材料、算法與音響技術。以企業核心產品“未來吉他”智能賽博吉他為例,其突破性地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結合自主研發的聲學算法芯片,解決了傳統木制吉他易受溫度濕度影響的痛點,生產成本也大幅降低。
“消費者花兩三千元就能享受萬元級產品的音色和手感。”他表示,這種“工業化替代手工”的模式,提升了生產效率,也打破了高端樂器市場的價格壁壘。
據了解,目前恩雅樂器擁有相關專利100多項,擁有大部分智能吉他領域專利,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僅憑智能吉他產品,恩雅樂器的銷售額已超億元。
在品牌運營上,恩雅樂器依托電商能力與全球化營銷網絡,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顧文斌提到,傳統樂器品牌多依賴代理商模式,而恩雅音樂通過官網、京東、亞馬遜等自營渠道,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把控。“這不僅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成本,還能快速響應用戶反饋,推動產品迭代。”顧文斌說,目前恩雅樂器的產品已覆蓋全球超50個國家和地區,并在海外市場形成穩定口碑。
“中國制造升級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從供應鏈到人才體系的整體進化。”顧文斌說,恩雅樂器的創新實踐證明了傳統行業彎道超車的可能性。通過整合材料科學、芯片研發與數字化營銷,企業逐步構建起技術壁壘,并推動樂器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
30多年前,惠陽吉他產業清一色貼牌代工生產,到2000年前后紛紛開啟自主品牌建設,再到近年來開始打破產業的傳統邊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智能升級。2024年8月,占地1.3萬平方米的恩雅音樂創新(惠州)產研基地項目(一期)在惠陽區秋長街道奠基,計劃引入智能化生產線,產能將提升5~10倍,預計今年底建成使用。
當下惠陽吉他產業正在求新求變:向下扎根,在細分領域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撬動新藍海;向上攀升,提高制造附加值,探索高質量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謝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