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迎來首個“老年人跌倒預防宣傳周”,主題是“主動防跌倒,積極老齡化”。就在6月初,惠州華康醫院接診了一位遭遇致命骨折的80多歲高齡患者,借此機會,該院劉海亮主任就髖部骨折的重要性再次提醒廣大群眾,以此引起大家的共同關注和重視。
81歲老人不慎滑倒嚴重骨折
髖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創傷,通常發生在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群中,跌倒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髖部骨折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巨大,因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致命骨折”。所謂髖部骨折,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胯關節骨折。
6月初,下雨路滑,一位81歲的老人在小區遛彎時不慎滑倒,導致右側大腿不能動,家人立即將她送至惠州華康醫院就診。劉海亮主任對其詳細體格檢查發現,這一摔導致了髖部骨折。對于這樣一位高齡患者,傳統的“傷筋動骨一百天”的治療方式意味著長時間臥床,這無疑會增加血栓形成、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的風險。
在做其它檢查后發現,除了骨折,老人的心肺功能較差,合并有多年高血壓病史,這無疑增加了治療的復雜性。面對老人的復雜情況,醫院立即啟動多學科協作模式,骨科、麻醉科、手術室、老年病科的專家們共同為老人量身定制了圍術期治療方案。確保每個環節萬無一失。
一切就緒后,劉海亮主任團隊為老人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術。術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動,避免臥床的各種并發癥出現,康復鍛煉及時跟上,致力于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如何判斷發生髖部骨折
家里老人摔倒了,怎么判斷是不是骨折,要不要來醫院呢?劉海亮主任教給大家幾個判斷方法:
1.有移位的骨折表現為髖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功能活動受限,動則疼痛,腳尖往往向外倒即患肢外旋、患側肢體短縮,髖前方有按壓痛,叩擊髖部及足跟時均可有疼痛加重感。
2.無錯位的嵌插型骨折或無移位骨折,往往癥狀輕微,患肢無畸形,只是在腹股溝即大腿根部或膝部有些疼痛,一般還可行走,仔細檢查可發現髖關節活動范圍減小,被動活動時出現防御性肌肉痙攣。出現了上述的情況,都建議來醫院檢查。
易發髖部骨折的原因
1. 骨質疏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骨密度逐漸減少,骨質變薄,容易發生骨折,這些變化使得骨骼變得脆弱不堪,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部,作為人體的重要支撐部位,一旦受到骨質疏松的侵襲,其后果往往不堪設想。特別是女性,在絕經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吸收的速度會加快,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此外,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加劇骨質疏松的程度。
2. 肌肉力量減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力量逐漸減弱,平衡能力下降,容易摔倒。摔倒是老年人髖部骨折的主要誘因之一。
3.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會影響血管和神經功能,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增加跌倒的風險。
4. 環境因素:如地面濕滑、家具擺放不當等環境因素容易導致老年人摔倒,從而引發髖部骨折。
醫生提醒:
骨折后怎么辦?時間就是生命!緊急處理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2163086,勿隨意搬動患者,用硬板擔架平移送醫,避免二次損傷。
惠報全媒體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譙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