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正式投產,4個關鍵字解碼世界級化工綜合體
美資“巨無霸”在惠跑出“中國速度”
盛夏時節,天高海闊。7月1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正式全面投產,這是廣東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標志性成果,也是惠州建設全球石化產業高地的重要里程碑。
這個頂著諸多“光環”的“巨無霸”項目,其豐富內涵及背后故事,正通過“大”“快”“和”“美”4個關鍵字解碼、詮釋,成為一段外企外資選擇信任中國、投資中國、贏在中國的佳話。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正式投產。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大 世界級單體裝置產能不止于大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的“大”,在于投資之大。這是國家首批七個重大外資項目之一、美國企業在華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項目,也是近年來廣東引進的百億美元級落戶項目之一。
“大”,還在于產能之大。除了年產160萬噸乙烯的靈活進料蒸汽裂解裝置、兩套年產共計120萬噸的高性能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外,還有一套世界最大單體年產50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和兩套年產共計95萬噸的差異化高性能聚丙烯裝置。
項目一角。
“石化工業之母”乙烯產能的突破,將為廣東的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多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的加持下,目前大亞灣石化區已實現煉油2200萬噸/年、乙烯38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
“大”,更在于影響之大。從簽約落地到“云開工”、全面建設,再到全面投產,項目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各界的目光。如今項目全面投產,充分彰顯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強大信心,用事實說明中國開放的大門越敞越開。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重大項目的落戶、建設、投產,帶來的還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建設高峰期,每天有一萬多人在現場施工,意味著創造了超一萬個工作崗位,整個建設期共有超過65000名建設者在此揮灑汗水;項目投產后,將創造約850個高技能工作崗位和4000個間接工作機會。
快 專班高效推進跑出“加速度”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從投資談判、完成審批到開工建設,僅用時18個月,完成了正常需要5年左右時間的工作。項目的快速、高效推進,充分彰顯了“中國速度”“廣東速度”“惠州速度”。埃克森美孚用“amazing”評價,夸贊“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跡!”
為了更好地協調項目建設,國家成立了重大項目專班,廣東省成立了惠州重大石化項目建設指揮部,惠州市政府成立了美孚工作專班。大亞灣開發區重大石化項目專班則按“一圖一表”要求,制定推進計劃圖和工作表,細化各環節工作任務,為項目推進裝上“效率引擎”。
5萬噸級液化烴碼頭。市港投集團供圖
每一次精準的對接、每一場高效的協調、每一份精細的文件,專班工作人員的“專業、敬業、高效”,被埃克森美孚公司高層銘記于心,由衷敬佩。正因如此,埃克森美孚高層盛贊該項目“建設比預期快、成本比預期低、調試試產最快”。
每念及于此,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軍就會由衷點贊:“廣東省及惠州市各級政府對項目給予了全流程、高效能的支持,成立埃克森美孚項目專班,在用地審批、通關協調、建設許可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專業、高效的服務,體現了優質的政務環境和務實的營商理念。”公司還特意向專班贈送感謝錦旗:“樹高效服務典范,為企業發展護航”。
和 “和”等式鏈接低碳未來
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實現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性“雙重挑戰”。有著超過三十年碳捕集與封存(CCS)全球經驗的埃克森美孚,正攜先進技術,積極與中國工業界和政府機構共同探索潛在的合作機會,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對于埃克森美孚而言,這是一個“和”等式。
“和”,體現在綠色和諧。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在工藝設計上充分考量綠色環保、生態和諧,相比傳統技術可大幅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均可減少50%左右;項目環保采用預處理外置模式,為國內首例。此外,配套建設的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可接收項目工藝尾氣,并參與燃燒,實現清潔能源綜合循環利用。
乙烯裝置。
“和”,體現在持續創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配套的大亞灣研發中心,配備了北美總部以外的首個聚丙烯中試裝置。未來,除了加快從研發到市場的轉化效率外,還將圍繞材料循環利用、碳足跡降低等方向開展本地研發,支持可持續創新,進一步賦能惠州乃至廣東省石化產業科技創新,助力廣東省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對綠色低碳的追求,高度契合大亞灣石化區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的目標。大亞灣石化區始終堅持安全綠色發展理念,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安全底線,提升環境治理水平,建設綠色低碳化工園區。
“和”,還體現在協同共贏。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與大亞灣石化區內上下游企業實現“隔墻供應”。如中海殼牌通過管道“隔墻”向其供應乙烯和丙烯,用于生產聚乙烯、聚丙烯;而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又通過管道為園區內的李長榮、樂金、仁信化工等企業提供原材料。
美 工業之美賦能產業新貌
美美與共,產業互融互促發展。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管廊、一個個高聳的油罐、一座座鱗次櫛比的裝置,共同構成了大亞灣石化區的工業之美。如今,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這個標志性項目,成為這幅壯麗版圖的新興亮點。
“美”現于形。主廠區的乙烯裝置及高性能聚乙烯、聚丙烯等生產裝置,與之配套的公用工程、碼頭、儲運等設施,都在大亞灣畔熠熠生輝。
“美”化于心。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生產的高性能化工產品,為中國石化行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工業之美賦能產業新貌。其產品包括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礎化工原料,可廣泛應用于消費品包裝、農用棚地膜、工業包裝、衛生用品、汽車、家電、硬質包裝及耐用消費品各個領域,超過80%聚合物將供應中國市場。這些產品對于緩解國內聚烯烴產品供應結構性短缺問題,減少中國市場對高性能聚烯烴產品的進口依賴,將起到重要作用。
聚乙烯裝置產出合格顆粒。
“美”在性能。性能是其產品的競爭優勢之一。采用埃克森美孚專有技術生產的聚乙烯產品,具有優異的強度、耐用性和韌性,易于熱封且光學特性出色;各聚丙烯牌號可以為制造企業提供高效的生產效率、出色的耐久性,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并有望實現較低的生產成本。“比如農用棚地膜,我們的產品不僅透光性更好,韌性、強度也更高、更耐用。”李興軍舉例說。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投產,其背后的產業鏈更加令人期待。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惠州市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紀紅兵表示,該項目對惠州完善石化產業生態,加快培育碳二、碳三、碳四產業鏈將是重大利好,也將更好地為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聯動發展提供石化原材料,助力完善產業園生態。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張旭華 歐陽德輝
亮點
01 “兩個一”:該項目是《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2018年)以來第一個由儲備類轉為規劃類的項目(2019年6月);第一個美資獨資石化項目(2018年國家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開放石化項目后)。
02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是國家首批七個重大外資項目之一,也是近年來廣東引進的百億美元級落戶項目之一。
03 項目從2017年5月美孚高層首次來惠考察,到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僅用時4個月,刷新了惠州招商引資的歷史記錄。
04 項目4個月完成園區規劃修編,11個月完成轉規,一年半動工建設,創造了“惠州速度”“廣東速度”。
05 項目環保采用預處理外置模式,為國內首例。
06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建成,將大幅提升我國茂金屬聚乙烯、高端聚丙烯等高品質原料自給率,有利于廣東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減少高性能聚烯烴的進口依賴,為粵港澳大灣區塑料、服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鏈提供關鍵支撐。
07 埃克森美孚大亞灣研發中心的建成,將進一步賦能惠州乃至廣東省石化產業科技創新,助力廣東省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08 配套項目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可接收項目工藝尾氣,并參與燃燒,實現清潔能源綜合循環利用。
09 美孚高層高度肯定惠州項目,評價該項目“建設比預期快、成本比預期低、調試試產最快”。
大事記
●2018年7月23日
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版)》首批儲備項目。
●2018年8月
項目列入國家第一批重大外資項目。
●2018年9月5日
埃克森美孚與廣東省政府、惠州市政府、廣東粵電集團(廣東能源集團)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化工綜合體項目初步投資協議和惠州LNG接收站項目共同合作備忘錄。
●2019年6月4日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同意將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一期項目轉為規劃項目。
●2019年11月8日
廣東省發改委批復一期項目核準。
●2020年4月22日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舉行“云開工”儀式。
●2022年12月
項目進入大件重型設備吊裝階段。
●2024年1月4日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舉辦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達成4000萬安全人工時里程碑表彰活動。
●2024年12月
埃克森美孚大亞灣研發中心行政樓正式投入使用。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160萬噸乙烯裝置實現中間交接,全面進入調試階段。
●2025年1月24日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裝置1線試生產順利產出合格顆粒。
●2025年4月5日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乙烯裝置實現一次投料試生產成功,并產出合格乙烯。其他生產裝置陸續進入試生產階段。
●2025年7月15日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歐陽德輝
專訪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各級政府對項目給予全流程高效能支持”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正式投產,開啟項目運營新征程。
日前,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軍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廣東省及惠州市各級政府對項目給予了全流程、高效能的支持,體現了優質的政務環境和務實的營商理念。未來,埃克森美孚將持續與廣東省、惠州市和大亞灣開發區攜手合作,把握更多機遇,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
李興軍。惠州日報記者黃鑫威 攝
產品優勢
采用埃克森美孚專有技術生產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主要生產什么產品?產品競爭優勢體現在哪里?
李興軍: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是國家重大外資項目之一,選址惠州大亞灣石化園區。一期項目包括年產160萬噸乙烯的靈活進料蒸汽裂解裝置,以及兩套年產共計120萬噸的高性能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一套世界最大單體年產50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和兩套年產共計95萬噸的差異化高性能聚丙烯裝置。
埃克森美孚的化工產品組合包括大宗商品和特種產品,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礎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消費品包裝、農用棚地膜、工業包裝、衛生用品、汽車、家電、硬質包裝及耐用消費品各個領域。
產品的競爭優勢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性能領先。采用埃克森美孚專有技術生產的聚乙烯產品具有優異的強度、耐用性和韌性,易于熱封且光學特性出色;各聚丙烯牌號可以為制造企業提供高效的生產效率、出色的耐久性,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并有可能實現較低的生產成本。
二是差異化產品線。產品組合覆蓋從通用型到高性能工程塑料多個等級,能夠滿足客戶在輕量化、環保、安全性等方面的多樣化需求。
三是可持續性。部分產品采用可循環再利用材料,并支持更低碳排放的制品應用方向,助力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研發中心
專注于基礎化學研發和產品工藝開發
記者:2023年,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啟動建設研發中心。現在研發中心的建設進展如何?預計將帶來哪些影響?
李興軍:2024年12月,埃克森美孚大亞灣研發中心行政樓正式投入使用。大亞灣研發中心項目配備了北美總部以外的首個聚丙烯中試裝置,旨在加速差異化高性能聚丙烯的開發,并專注于基礎化學研發和產品工藝開發等領域。通過與惠州乙烯項目的協同作用,將為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提供更多創新的高性能聚烯烴產品及解決方案,促進與客戶的合作,推進業務增長。
未來,研發中心將提升本地響應速度,更加貼近客戶需求,加快從研發到市場的轉化效率;支持可持續創新,圍繞材料循環利用、碳足跡降低等方向開展本地研發;吸引與培養本地人才,為大灣區及華南地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高質量就業平臺;強化本地產業鏈協同,推動高端化工新材料在中國制造業中的更廣泛應用。
營商環境
項目專班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
記者:您如何評價當地政府的營商環境,項目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幫助解決了哪些難題?您認為廣東在制造業方面有哪些優勢?對廣東高質量發展有什么建議?
李興軍:廣東省及惠州市各級政府對項目給予了全流程、高效能的支持,成立了埃克森美孚項目專班,在用地審批、通關協調、建設許可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專業、高效的服務,體現了優質的政務環境和務實的營商理念。
在廣東省政府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指引下,當地國有銀行積極響應,為優化項目融資結構出謀劃策,并助力埃克森美孚公司在華首筆人民幣貸款順利落地惠州。截至目前,我們已與多家銀行簽署了項目貸款、流動資金貸款等相關協議,有效地支持了項目建設。
廣東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備,市場開放程度高,是全球領先的制造中心之一。未來將持續與廣東省、惠州市和大亞灣攜手合作,把握更多機遇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
大灣區機遇
將積極與本土校企科研機構開展合作
記者: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如何高效綜合利用大灣區人才、技術、金融等各類資源?在未來發展中,又有哪些前景機遇?
李興軍:大灣區是全球創新資源和要素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擁有開放的政策環境、密集的科研機構和活躍的資本市場。
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我們將積極對接本土的科研機構、高校與科技企業,開展技術人才招聘和合作研發;在資金安排上,充分利用本地金融資源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項目所在的大亞灣石化園區擁有龐大的汽車、工業和消費品等產業,化工產品的應用需求顯著,形成了大量隔墻供應和上下游整合的產業鏈機遇。
廣東省政府出臺《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大灣區一體化將進一步加速,跨區域人才流動和產業協同會更加便利,為高端制造、高端材料創新和低碳解決方案等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中國進一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放寬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并對外資給予更多支持,請問這對公司在華發展有何積極作用?
李興軍:政策放寬外商投資領域和制度創新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更透明、更公平、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也增強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尤其是在研發、能源轉型、先進制造等關鍵領域的開放,將使我們更好地與本地合作伙伴協同創新,服務中國市場。
我們期待未來共享機遇,助力華南地區現代石化產業集群發展,與合作伙伴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升級換代,助推中國石化行業價值鏈的中高端發展進程。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歐陽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