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5年1-6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通報顯示,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惠州表現突出,位居全國第四位,排名穩居全國前列。在廣東省及珠三角區域,惠州空氣質量同樣表現優異,位列珠三角地區第一位。這一成績的取得,體現了惠州市持續深化污染防治攻堅的積極成效。
根據惠州市生態環境局通報的2025年1-6月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情況,今年上半年,惠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1%,雖同比微降1.7個百分點,但整體水平保持高位。在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榜單中,惠州同樣進入前20名低濃度城市之列,位列全國第五,表明我市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特別是PM2.5防控方面的措施有效且成果穩固。分區域看,龍門縣(大氣綜合指數2.07)、惠東縣(2.46)空氣質量相對最優。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惠州持續保持優良水平。1-6月,全市19個省考斷面(其中1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劣V類比例為0。其中,龍門縣所有監測斷面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Ⅱ類標準,其水環境綜合指數(1.3879)為全市最優,是惠州水生態保護的典范。惠東縣(2.4103)水環境綜合指數表現良好。惠城、仲愷水環境綜合指數同比有所改善。
為鞏固環境質量,我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大執法力度。上半年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035人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60宗,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宗,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為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法治保障。
當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處于關鍵階段。市生態環境部門表示,下一步將聚焦臭氧污染協同防控、揚塵精細化治理、重點流域水質提升等重點領域,強化科技賦能與區域協作,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優勢。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