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房票安置、利率下調、帶押過戶……
今年上半年惠州商品房網簽面積比增11.3%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劉煒煒 通訊員羅杰 鄧捷敏
從推行房票安置激活新動能到下調公積金與商貸利率減輕購房負擔,從落地“以舊換新”“帶押過戶”優化交易流程到推動“好房子”建設提升居住品質……今年上半年,惠州打出穩定房地產政策“組合拳”,尤其以房票安置政策為抓手,帶動商品房交易規模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整體呈現“政策見成效、市場顯韌性”的積極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商品房(含新房、二手房,下同)累計網簽65955套,網簽面積642.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截至目前,全市通過房票完成網簽的新建商品房已達459套,網簽面積達到4.97萬平方米,金額為4.92億元。
惠州宜居環境越來越好。這是市區一角。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看數據
二手房網簽面積比增26.7%
上半年,惠州房地產市場交易端表現良好,多項核心指標實現同比增長,而房票政策的落地見效,成為推動市場回升的重要動力。
市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累計網簽65955套,網簽面積642.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其中,二手房網簽面積同比增幅達26.7%,增速高于全省(9.4%)。分時段看,6月一二手商品房合計成交面積達12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5%,增速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價格方面,惠州呈現逐步企穩態勢。國家統計局7月15日數據顯示,6月惠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指數96.0%,降幅較5月收窄0.6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90.9%,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
在土地市場方面,信心回升跡象趨于明顯。今年上半年,全市經營性用地成交25宗,面積60.02萬平方米,同比大增251%;成交總價49.47億元,同比激增439%;樓面均價353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1%。
專家表示,土地市場“量價齊升”,既體現政府供地調控精準,也反映房企對惠州市場信心修復,而房票政策帶來的市場活躍度提升,無疑為土地市場回暖增添了底氣。
看政策
房票政策推動樓市成交4.97萬平方米
今年4月27日,惠州首批房票在大亞灣簽約落地,霞涌街道壢下社區壢下塘村民小組村民獲得116套房票。
房票政策的推出,不僅打破了傳統回遷安置的局限,讓征拆居民首次擁有了跨區域、多樓盤自主選房的權利,也為征地拆遷安置難題提供了新解法,更成為撬動房地產市場活力的重要支點。持票人可在全市入庫的364個優質項目中自由選擇,可供選擇房源套數超過5.3萬套,不再局限于回遷項目的固定樓盤,同時享受購房補貼、稅收減免等福利,實際價值顯著提升。
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已發放房票877張,使用房票購買新建商品房459套,網簽面積達到4.97萬平方米,總金額為4.92億元,政策覆蓋面持續擴大。
隨著房票政策落地,政策紅利很快傳導至市場端。房票落地首周,部分項目單周認購量環比增長超300%,隆生仲愷花園、星河冠譽府等樓盤出現客戶集中到訪、案場熱度驟升現象。惠城區通過“下鄉推介”主動對接征拆居民,截至7月8日該區房票購房網簽26套,成交金額4387.12萬元,隆生鹿江花園、德威江譽城花園等項目均有房票客戶成交,政策轉化效率持續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房票政策高效落地,我市推出“線上+線下”服務。線上,市住建局指導開發的“惠安居”小程序整合房源查詢、預約登記、業務辦理等功能,征拆居民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選房;線下,各縣區通過政策宣講會、樓盤推介會等形式擴大知曉度。這種立體服務模式有助于政策紅利向市場動能轉化。
政策工具協同發力。5月起,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LPR下調10個基點,直接降低購房成本;“以舊換新”“帶押過戶”簡化交易流程,“購房節”搭建供需平臺。這些政策與房票形成合力,從降低門檻、優化服務等多維度釋放住房需求,共同推動市場復蘇。
看結構
90~120平方米新房成交易主力
上半年,惠州房地產市場供需結構持續優化,剛需與改善型需求成為主力,而房票政策引導下的購房選擇,進一步影響了市場結構調整。
據惠州中原地產統計,新房市場中,90~120平方米面積段成交占比49%,成為主要部分;120~144平方米占比22%,改善型需求有所釋放;60~90平方米占比14%。二手房市場中,80~120平方米面積段占比45%,占比最高。
“好房子”成為引領市場消費新風向。惠州各房產監測機構排行榜顯示,上半年新房樓盤成交排行榜中,前10位網簽均超200套,星河冠譽府以480套居于首位。這些熱門項目憑借位置優越、配套完善、設計合理等優勢獲得青睞,其中不少項目納入房票房源庫,成為房票客戶的選擇,實現了政策與產品的結合。
分區域來看,仲愷高新區表現可圈可點。依托差異化發展策略與精準政策引導,仲愷在房票政策實施中表現亮眼,網簽量環比增長0.9%。片區內隆生仲愷花園等項目通過納入房票房源庫,吸引了大量征拆居民選購,既解決了安置問題,又激活了區域樓市,形成政策落地帶動需求釋放的循環。
其他縣區也在探索特色路徑。惠城區通過下鄉推介擴大房票覆蓋面,其他縣區則結合本地房源特點優化房源庫,形成“一區一策”的靈活格局,推動房票政策在不同區域精準落地。
看未來
“四代宅”或成撬動更多剛需“新爆點”
“今年上半年,惠州房地產市場的復蘇態勢,既得益于房票政策的創新引領,也離不開城市基本面的堅實支撐。”世聯行惠東地區董事總經理周玉仁認為,購房者入市有幾個關鍵的支撐點,即需求、成本、預期。目前來看,惠州市場經過近兩三年的震蕩調整,整體趨于穩定。在以自住為主的市場環境下,銀行降息、公積金降息及房票政策的出臺,可以顯著降低購房者成本,提升入市意愿,而惠州作為廣東最接近萬億GDP的經濟“第五城”,從長遠預期來看是積極樂觀的,這對支撐購房者信心將起到關鍵作用。
惠州地產市場資深專家李建鋒也認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場的網簽量實現穩中有升態勢,這讓業界感受到了“驚喜”。房票政策出臺、銀行降息,以及開發商、二手房業主主動下調價格,是刺激購房者打破觀望入市的重要因素。
放眼未來市場,“好房子”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個關鍵詞。日前,惠城區自然資源局印發《惠州市惠城區住宅用地規劃管理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針對住宅戶屬空中花園、公共綠化平臺等核心要素制定量化標準,為轄區第四代住宅建設提供精準指引。業界認為,這將推動高品質住宅項目在惠加速落地,助力惠州樓市提質升級。
周玉仁認為,“四代宅”在功能、舒適性等多方面將有顯著提升,未來有望成為撬動更多剛需的“新爆點”,“近幾年,隨著惠州市場價格迅速下探,市場的剛性需求已經快速去化,所剩不多。而新的剛需還需要進一步培育,這本可能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四代宅’的加快入市,有望大大縮短這個時間,快速培育更多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