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沖鋒在防汛救災最前沿
風雨礪初心 一線顯擔當
堅守一線參與隱患排查、人員轉移、搶險救災……連日來,面對今年以來惠州出現的最強持續強降水過程,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嚴陣以待,以“汛”為令,科學有效防范應對,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實際行動檢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效。
牢記群眾安危
及時轉移10人避免傷亡
從值班室里不斷響起的電話,到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作為應對汛情險情災情的“神經中樞”,市三防辦24小時緊盯氣象數據、研判汛情動態、調度應急力量、協調物資保障,用不眠不休的堅守筑牢安全防線。
根據雨情變化,市三防辦組織水利、氣象、水文、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加密會商研判,根據會商研判結果,及時調整應急響應等級。同時,督促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值守、聯系對接和信息報送工作紀律,強化重點鄉鎮(街道)指揮調度,特別是夜間防御提醒,發現險情及時有效處置。
汛情就是命令!4日上午,惠東縣城驟降暴雨。63歲的老黨員、平山街道百丘田社區紅星村民小組組長朱運生與百丘田社區另外兩名黨員楊卓康、馮仕堅,將群眾安危牢記心上,立即按照上級部署加強轄區隱患排查。
當3人巡查到朱觀喜廣場時,發現廣場后山地面赫然出現兩個60~70厘米下陷的洞口,洞內隱約傳出水流裹挾著石塊發出的轟隆隆的聲音。意識到此處可能存在山體滑坡風險,3人立即上報。
獲悉消息的百丘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捷文立即趕赴現場!吧剿绷,可能要滑坡!”憑借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和敏銳的警覺性,他認為存在山體滑坡風險。
幾人當即兵分兩路:一組將險情立即上報平山街道三防指揮部,迅速摸排、通知群眾轉移;一組設置危險區域警戒線,進行道路封鎖,以最快速度將所涉區域的6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為確保“應撤必撤、應轉必轉、一人不落”,百丘田社區黨員干部未停下巡查腳步,繼續在山體周邊區域開展巡查。附近一小區項目部有4名群眾接到轉移通知后,緊急轉移到滑坡區域較遠處安全地帶,但由于河水暴漲,道路被淹,被困在原地一時出不來。
經當地消防救援力量現場救援,4名被困人員被橡皮艇全部轉移出來。在安全轉移不久后,隨著“轟隆隆”巨響,后山突發大面積山體滑坡,大量泥石在山水的夾帶下傾流而下,所幸10名群眾轉移非常及時,未出現人員傷亡。
時間就是生命,預警與守護是抵御災害的第一道防線。連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果斷、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共緊急轉移危險區域群眾近3萬人。
危險時刻見本色
暴雨中守護29名老人平安
受多輪強降雨影響,位于惠陽區秋長街道白石村的龍豐桃園養老公寓由于地勢低洼,四周逐漸出現積水。隨著雨勢變大,水位上漲較快,院內42名老人和護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5日凌晨,全部老人被轉移至二樓臨時安置點。
隨著水位持續上漲,二樓的臨時安置點也不是長久之計,惠陽區迅速組織由消防、民政、秋長街道和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等部門機構人員組成的救援隊伍,緊急調配了4艘沖鋒舟、多輛大巴和救護車趕赴養老院。
險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使命!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緊急組建兩支駐點醫療隊伍,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葉日康上周剛結束在黔西南州貞豐縣的掛職交流返惠。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聞訊后放棄休假,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阿婆別怕,我是醫生!”作為第一組駐點醫護隊長,葉日康帶領同事逐一為老人檢查,重點監測生命體征。當發現一名老人冠心病PCI術后出現了呼吸不暢的情況后,他迅速展開應急處置,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老人呼吸逐漸平穩,他這才松了一口氣。
經過兩個多小時緊張救援,42人全部安全轉移。6日,葉日康又到安置點復查老人的身體狀況,并和同事們繼續為大家提供后續醫療支持。從東西部協作到暴雨突襲的家鄉救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始終在葉日康心中,他在防汛一線為養老公寓的老人們撐起生命保護傘。
作為增援骨干,惠城區消防救援大隊下角站代理指揮員張德盛始終沖鋒在前,毅然肩負起轉移最危重失能老人的重任。激流齊腰,險象環生,他帶領攻堅組駕駛橡皮艇全速突進,與隊員們在洪水中緊密協作,或背負、或抬抱,小心翼翼地將29名老人一個個轉移到安全地帶。顧不上片刻喘息,張德盛又火速隨隊轉戰惠陽區淡水街道橋背堯崗新村,投入新一輪搜救。
在搶險救援的最前沿,張德盛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用濕透的“火焰藍”踐行“人民消防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解決急難愁盼
2米積水中救援臨產孕婦
5日凌晨,惠陽區人武部民兵應急連出動近百名民兵奔赴轄區救災一線,為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民兵應急連三排排長葉雨凱是一名有著10多年黨齡的黨員,當天帶領一個救援小組多次往返深水區轉移群眾。
在秋長街道秋寶路轉移群眾時,救援小組突然接到一名男子求救稱,家中有名孕婦羊水破裂,即將臨產。由于當時積水深達2米,且孕婦居住在6樓,無法前往醫院就診。
“如果不能及時送往醫院的話,事情可大可小,難以預料。”葉雨凱回憶,考慮當時情況比較緊急,他帶領3名民兵直接將橡皮艇開到求助男子家的樓下,大家齊心協力,小心翼翼將孕婦扶上橡皮艇,將其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幫助他們搭上一輛汽車,前往附近醫院,前后用時僅10多分鐘。
“快,快,馬上組織群眾撤離,坪山河水位已經沒過警戒線了!”5日,天剛亮,大亞灣開發區暴雨傾盆,坪山河水位迅速漫過河堤,轉移沿岸群眾刻不容緩。西區街道河邊黨群服務站的退役軍人張壯鵬,根據工作要求實時掌握坪山河水位動態。此時,一夜未眠的他熟練地拿起手機通知各棟房東,緊急組織租戶撤離。
當房東張先生趕到租戶家時,13歲的姐姐張慧婷和7歲的弟弟仍在睡夢中!靶∨笥芽煨研,發大水了,很危險!”房東急促地拍門呼喚。驚醒的姐弟倆一臉茫然與害怕,房東立即安慰道:“別怕,先收拾行李,等車輛來了叔叔帶你們到安全地方好不好?”
這樣的緊急場景在老畬河邊地不斷上演——這片深圳坪山與惠州大亞灣交界的城中村,90%居民是租戶,成年人多跨城通勤赴深圳工作。當地黨員干部迅速拉起警戒線,并聯合房東們挨家挨戶排查。此時,當地一家物業公司的黨員李岳海發現情況緊急,主動加入轉移群眾的隊伍。警戒線外,27臺群眾車輛組成的臨時轉運隊將一撥撥群眾送往安置點……
在惠東縣,受連續多日強降雨影響,平山街道黃排社區桃源居附近部分房屋被水淹沒,多名居民被困于樓頂及高處。“水快淹到二樓了,請你們快來!”4日上午,惠州公安110接警服務臺響起陣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電話那頭,傳來焦急的求救聲音。
接到指令后,惠東縣公安局特警大隊一中隊民警胡慧平帶領5名輔警攜帶沖鋒舟、救生衣、救生繩索等專業裝備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現場地勢低洼,積水嚴重,水深達四五米,有近10棟房屋的二樓都已被水漫過。面對滂沱的大雨及復雜的水下環境,惠東公安特警沉著應對,駕駛沖鋒舟在被淹沒的樓棟間開展緊急救援。救援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歷時近5個小時,成功轉移被困居民50余人。
“因情況緊急,我們好幾名特警隊員都嗆了水,水中有很多漂浮雜物,身體也有不少磕碰傷!焙燮秸f,對自身的情況,他們都顧不上,滿腔熱情投入其中,當整個救援任務結束后,才發現身體有點冷,原來一直風吹雨淋,全身早已濕透。
這一幕幕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風雨漸歇,初心不改,持續多日的強降雨已顯著減弱,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仍然堅守在防御一線,既嚴密防范暴雨過后可能出現的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又積極有序開展災后重建,用行動溫暖民心,讓家園早日恢復生機。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黃尉宏 黃旭新 侯縣軍 劉豪偉 譚琳 劉建威 特約通訊員余素橋 通訊員惠公宣 梁彬彬 陶艷雯 郭金璇 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