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四年接力監督 擦亮城市窗口
惠州人大代表持續推動交通站場管理升級
“現在從惠州北站到深圳北站,周末動車隨到隨走,站前違停車輛少了,母嬰室還添了玩具和緊急按鈕!”7月29日上午,在惠州北站P2網約車候客區,帶著孩子前往深圳探親的張女士感嘆出行便利、更人性化了。這個暑運高峰日均客流突破2.5萬人次的樞紐站,正是惠州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四年監督交通站場管理的生動注腳。
2025年上半年運營數據顯示,全市軌道交通發送旅客832.99萬人次,同比增長16.54%;到達旅客819.04萬人次,同比增長19.76%;葜輽C場發送旅客82.57萬人次,同比增長17.12%;到達旅客80.5萬人次,同比增長17.21%。旅客吞吐量的穩步增長,充分反映出我市交通站場服務保障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市民出行和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日,惠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對半年前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時提出的整改建議開展“回頭看”。視察組先后走訪了惠陽站、惠州機場、惠州火車站和廣惠城際云山站等,見證了一場歷時1400余天的“民生監督接力賽”帶來的蝶變。
惠州機場設置了各種標識,方便旅客出行。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攝
監督實效
站場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善
“今年前6個月,我市交通、城管等部門聯合鐵路公安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光是惠州站就處理喊客拉客493起!”在惠州火車站站前廣場,市港航鐵事務中心負責人指著新安裝的27套防沖撞設施介紹。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是人大代表連續四年緊盯站場頑疾的執著——2022年專題詢問曝光“黑車”亂象;2023年重點建議督辦推動建立聯勤聯動機制;今年初的約見會上,省人大代表李卓倫更是直接問道:“什么時候能讓旅客不再被‘圍追堵截’?”如今,站場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善。參與視察的人大代表對有關部門取得的成效也表示肯定。
在惠陽站,曾經“高峰必堵”的站前路已暢通無阻。人大代表看到,新劃設的出租車專用通道電子屏實時顯示候客車輛數,等候接客的出租車和網約車井然有序!盎蓐栒就ㄟ^‘微改造’,優化站前路南側的社會通道,設置專門的社會車輛即停即走和旅客步行通道,避免人員和車流擁堵。站內停車入口增設針對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專用排隊通道,有效避免交通擁堵和混亂現象。”惠陽站有關負責人拿出規劃圖介紹,目前,惠陽站日常旅客發送量達到3萬人次,實施人流、公交、網約車、出租車及社會車輛分區管理后,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環境。
硬件升級
機場火車站改造提升通行便利性
走進惠州機場T2航站樓,市人大代表吳鎮城欣喜地發現,年初視察時反映的“繞圈接客”問題已徹底解決。拓寬至五車道的循環道上,LED屏清晰標注“即停即走限時3分鐘”,新擴建的280米風雨連廊下,拖著行李箱的旅客從容行走!斑@些改造只用了不到半年!”惠州機場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暑運單日客流峰值達1.3萬人次,但平均通行時間反而縮短8分鐘。
在惠州火車站,一樓候車室正在進行的升級改造工程讓代表們倍感欣慰。這座上世紀90年代投用的鐵路樞紐,因硬件設施老化難以滿足市民需求。此前代表們提出的提質改造建議已落地見成效:車站二樓兩個候車室完成舒適度改造,老化管線與鋁合金蓋板全面翻新,通過吊頂設計優化空間觀感,還引入了智慧廁所系統實時顯示使用狀態!昂罄m還將增設天橋與電梯,加高站臺并擴建雨棚,進一步提升通行便利性。”惠州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補充說。代表們叮囑務必按期完工,讓老站煥發新顏。
廣惠城際云山站也迎來了蛻變,曾經漏水的站廳如今燈火通明,剛開通的A出口直通華貿天地商圈!拔覀儾杉{代表建議,把燈具全部換成LED節能型,修復人行扶梯等關鍵設施10余臺次!边\營負責人指著新設的“惠州西湖文化墻”介紹。數據顯示,這條串聯五城的城際線相較貫通前客流量實現翻倍增長,“特快列車”開通后,惠州到番禺最快僅70分鐘。
代表建議
讓交通樞紐變身“城市會客廳”
“整改成效看得見,站場應該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第一展廳!”李卓倫建議,應利用站場龐大的客流量,設置展示惠州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特色物產及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的宣傳載體,讓初次到訪的旅客快速感受惠州城市魅力,既提升知名度,也能引流刺激消費。
吳鎮城則聚焦廣惠城際的通行效率:“城際鐵路連通五市極大便利了群眾,但惠州到廣州的耗時仍有優化空間,建議增加快車車次,進一步縮短通勤時間,讓跨城出行更高效!
“代表視察不是挑刺,而是為了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笔腥舜蟪N瘯嚓P負責人表示,自2022年起,市人大常委會已連續四年通過專題調研、重點建議督辦、專題詢問、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及集中視察等方式,跟蹤監督交通站場管理工作情況。此次視察不僅是對交通站場管理工作的階段性檢驗,更傳遞出人大代表持續監督、推動交通出行環境改善的決心。“我們要讓每個旅客從踏入惠州那一刻,就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據悉,市人大常委會計劃在8月份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惠州交通站場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進一步加大對交通站場環境秩序整治監督力度,持續擦亮城市“窗口”。隨著十五運會臨近,這場持續四年的“窗口”變革,正讓“惠州印象”隨著南來北往的列車,駛向更遠的遠方。
監督大事記
2022年:開展重點交通站場及周邊環境秩序整治的監督,推動惠州火車站安排近500平方米用于建設公廁和轉運站并投入使用。
2023年:開展首輪專題詢問及督辦重點建議——《關于全面提升交通站場服務質量的建議》,推動建立市級聯席會議制度。
2024年:持續監督交通站場管理工作,推動惠州北站主要通道、重點區域的進(出)站標識、換乘標識、警示標識、安全標識徹底優化和提標升級。
2025年1月:代表約見政府部門負責人,列出24項整改清單,推動惠州機場完成T1、T2航站樓循環道改造。
2025年7月:組織全國、省、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交通站場。
2025年8月: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惠州交通站場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郭敏 謝志雄 實習生韓詔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