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以“羅浮山荔枝”品牌為依托助力荔農增收和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羅浮山下種出“甜蜜果”
個頭堪比雞蛋,味道清甜,口感爽脆。在博羅縣湖鎮鎮雅時園荔枝稀有品種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雅時園”)的荔枝園里,“荔枝王”這個優新荔枝品種,在充分吸收養分后,以最好的姿態上市,并迅速在荔枝市場躥紅。
以品質立市場,來自博羅縣的“羅浮山荔枝”有口皆碑。今年荔枝季,博羅打出組合拳,讓這個有品質、有文化、有內涵的“甜蜜果”,在政企聯動、多方協作的推動下,為荔農增收和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為“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注入新動力。
博羅稀有荔枝上市;葜萑請笥浾弑R泓宇 攝
發揮優勢,稀有荔枝躥紅市場
走進雅時園的種植區,只見枝頭垂掛著簇簇飽滿的荔枝,顆顆渾圓如紅寶石。雅時園負責人陳偉清告訴記者,果園里種植的都是荔枝王、無核荔、仙進奉等稀有荔枝品種。
陳偉清介紹,當前,桂味、妃子笑等荔枝品種已逐步進入銷售尾聲,稀有荔枝恰好“接棒”上市。目前,主要采取訂單農業模式,根據客戶需求定量采摘,售價是一般荔枝五六倍,甚至更高。
也正是看到稀有荔枝品種的優勢,博羅在幾年前就開始通過高位嫁接技術優化荔枝的品種結構。而今,該縣稀有荔枝品種有3000多畝。時下,這些稀有荔枝品種正逐步上市,在市場廣受歡迎。
與稀有荔枝品種一樣,博羅的百年古樹荔枝亦屬于晚熟品種。經過歲月的沉淀,古樹荔枝的品質也是一絕。博羅縣公莊鎮維新村有牛坳古荔枝園和樓角古荔枝園,有近1000棵樹齡逾百年的古荔枝樹,其中最老的30多棵糯米糍荔枝樹種植于清朝乾隆年間,已有280多年歷史。相比普通荔枝,這里的古樹荔枝生長時間更長,果肉更爽滑、味道更清香。據統計,博羅留存百年樹齡以上荔枝樹2000多株。
“荔”史悠久,“羅浮山荔枝”有品質有文化
無論是稀有荔枝,還是古樹荔枝,都是“羅浮山荔枝”的甜蜜代言,更是“羅浮山荔枝”的品質縮影。博羅是廣東荔枝主要產區之一,全縣荔枝種植面積約10萬畝,主要品種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傳統品種以及近年引進的仙進奉、紫娘喜、無核荔等優新品種。
就荔枝生產而言,博羅擁有種植荔枝的絕佳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博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燕梅介紹,北回歸線恰好穿過羅浮山這塊寶地,帶來了充沛陽光、豐沛雨量,讓荔枝在這里能充分進行花芽分化,擁有漫長而從容的糖分積累期。在廣東荔枝產地中,“羅浮山荔枝”屬于中晚熟品種,“充分吸收了陽光、水分,可謂是晚熟出精品。”
更難能可貴的是,“羅浮山荔枝”“荔”史綿長。在博羅縣,荔枝種植歷史約1500年,文化底蘊深厚。900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千古佳句,讓“羅浮山荔枝”打上濃濃的文化烙印。
在政府的引導下,果農不斷精進荔枝的種植管理技術,確保每一顆荔枝的優良品質。也正是基于這些因素,“羅浮山荔枝”的品質有口皆碑。2018年3月,“羅浮山荔枝”獲批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4年,“羅浮山荔枝”成功入選中央氣象臺和中國天氣網聯合發布的“節氣名優特產品名錄”和“節氣名品”,以逾12.86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23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
及早謀劃,打響品牌為銷售開路
如何讓“羅浮山荔枝”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甜蜜果”?今年,博羅縣及早謀劃,“打法”更多,產銷對接更加精準。
“全省荔枝生產營銷調度會為博羅全面分析研判當前荔枝產銷形勢提供了建設性的指導。”潘燕梅介紹,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以縣委書記為總鏈長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含食品產業鏈)框架下設立荔枝高質量發展專鏈,成立荔枝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同時,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打造“羅浮山荔枝”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及早謀劃、協同聯動、多措并舉,推進今年荔枝的穩產促銷工作。
今年3月,博羅開始加強對全縣荔枝產業基本情況的調研、分類、采集與歸納,涵蓋荔枝的品種、分布區域、上市時間、產量情況、主要經營主體、線上線下采購商信息以及流通物流信息等方面,為產業發展決策提供詳實的基礎數據支持。
在荔枝未上市之前,博羅就利用“羅浮山荔枝”的品牌攻勢為銷售做好資源鏈接:連續兩年在央視宣傳“羅浮山荔枝”,在重慶解放碑沿線電子屏、北京CBD國貿地鐵站大屏展播“羅浮山荔枝”宣傳畫面及訂購熱線。擦亮“羅浮山荔枝”品牌,打造發布“羅小荔”IP形象,在縣內高速路出口、景區、酒店大堂等陸續擴大投放“羅浮山荔枝”宣傳,為荔枝生產銷售造勢。發揮縣荔枝產業協會協同作用,組團推介“羅浮山荔枝”。做好金融助“荔”工作,為11戶荔枝種植戶授信金額共3848萬元,助力“羅浮山荔枝”生產主體輕裝上陣。
多元組合,精準做好產銷對接
精準對接,產銷兩旺。
今年荔枝季,博羅通過“政府搭臺投資源,三產融合齊唱戲”的模式,在各主產區設立“荔枝臨時集散中心”共60余處,在荔農家門口搭建了精準的產銷對接平臺,讓產銷對接更精準。
荔枝嬌貴,講究“鮮”字當頭。博羅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冷庫資源,累計投入冷庫2000立方米、生產冰袋38萬個出庫9.89萬個、協助預冷逾10000斤、分揀約47000斤。同時,在省政協的牽針引線下,與順豐、美團、京東等大物流和供應鏈企業深度合作,實現“采摘預冷—分級包裝—冷鏈直發”全流程。
為了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提升荔枝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博羅開展第八屆羅浮山荔枝文化系列活動,現場組織10組采購商與供應商進行意向采購簽約。與此同時,連續舉辦多場推介會,“以荔為媒”助力惠州洛陽兩地文化交融,推出荔枝主題的文化旅游線路。6月29日至30日,趁東西部協作契機,組織“羅浮山荔枝”“惠荔入黔”,拓展貴州省等地的訂單業務。
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作用,加強與全國各地供銷社對接,通過社村合作訂單農業、產銷直連等模式,助力荔枝銷售,讓“羅浮山荔枝”入灣出海,銷往東南亞、日韓等地。博羅縣供銷社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為核心樞紐,推出“荔枝提貨卡預售、工會集采、電商直播”三維發力模式,聯動專業合作社直供、基地平臺賦能、企業定向輸送、基層服務站集散四大渠道,構建起覆蓋全國的荔枝產銷網絡。7月1日以來,助力農戶銷售荔枝超66萬斤。
同時,發展荔枝烘干加工以及荔枝深加工,生產荔枝果干、荔枝果酒、荔枝蘇打水、荔枝汽水等產品,拓寬荔枝銷售渠道。線下賣得歡,線上銷得遠。今年,博羅結合網絡強村建設,與媒體合作,在云端助力荔枝銷售方面取得了不錯成效。
今年,博羅的荔枝助農促銷,可以說是社會齊動員:果農果商嚴格質量給“荔”、品牌農旅文創IP美“荔”、金融產品創新助“荔”、供銷物流保鮮運“荔”、工會商會響應得“荔”、加工企業全力助“荔”,最大化促進荔枝銷售。目前,“羅浮山荔枝”銷售進入尾聲,博羅制定的2025年荔枝助農促銷工作任務清單已全部落實。接下來,該縣將繼續做好荔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工作,讓荔枝事業的甜蜜度爆表。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