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賽龍奪錦”正上演!惠州七縣區藍圖繪就號角勁吹

  原標題:

   各縣(區)兩會陸續閉幕,吹響高質量發展奮進號角

    “賽龍奪錦”助推惠州快發展大跨越

  嶺南春來早,奮進正當時。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縣域富則國家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各縣(區)的“競標爭先”“賽龍奪錦”助推全市快發展、大跨越。近日,隨著各縣(區)兩會陸續閉幕,7個縣(區)錨定目標,提出今年的奮斗目標和工作舉措,全市制造業當家“施工圖”正式繪就。

  回首極不平凡的2022年,惠州經濟承壓前行、穩中向好,展現了良好的發展韌性和潛能。站在新的起點,省委賦予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光榮使命。踏上新的征程,作為工業大市的惠州必須堅定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大力構造集聚產業資源的“強磁場”,不斷做強縣域經濟發展引擎,方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惠州各縣(區)正大力開展“賽龍奪錦”,吹響了高質量發展奮進號角,推動惠州向廣東經濟總量萬億第五城的目標奮進。

  樹立雄心壯志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業添磚加瓦

  過去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反復延宕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各縣(區)破難題、穩增長,在應對挑戰中加快發展。

  惠城展現“長子”擔當。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29.66億元,成功進階全市首個“千億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0.38億元,總量持續保持全市第一。

  惠陽、博羅邁上新臺階。惠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3.46億元,同比增長2.4%。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8.8%和58.5%。博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1.39億元,同比增長3.7%;2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6項指標總量、13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大亞灣、仲愷“雙核驅動”。大亞灣石化區連續4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進入世界同類園區第一方陣,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仲愷高新區R&D經費占GDP比重達7.73%;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完成數全省第一,高企存量增量、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全市第一。

  惠東展現強大后勁。外貿出口總額118.5億元,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454億元,增速全市第二;工業投資230.1億元,增速全市第三;基礎設施投資194.9億元,增速全市第二。

  龍門厚植生態優勢。空氣質量優良率95.2%,森林覆蓋率73.91%,飲用水源與地表水國市考斷面、13條重點支流水質穩定達標,水和空氣質量全市第一。

  過往皆序章,未來皆可盼。新的一年,各縣(區)樹立雄心壯志,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業添磚加瓦——

  惠城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助力大企業加快發展壯大,扶持中小微企業穩健發展;惠陽瞄準產業高端、產品終端、科技前端,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博羅聚焦四大主導產業,集中力量培育產業“鏈主”;惠東加快建設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規劃布局抽水蓄能、儲能電池、冷能、氫能等產業;龍門深度融合文旅文創,積極建設環南昆山森林溫泉度假旅游產業帶;大亞灣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三期等項目建設,推動恒力PTA項目、中海油芳烴項目全面達產見效;仲愷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全年凈增高企230家,存量突破1130家……

  從春天出發,一刻都不能耽誤。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在比較中奮進、在奮進中趕超、在趕超中突破,唯有如此,才能闖出新路、走在前列。

  抓好項目園區

  挺起高質量發展產業脊梁

  產業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頂梁柱”。細讀各縣(區)政府工作報告和相關工作報告不難發現,各縣(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實施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挺起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脊梁”。

  博羅提出,今年力爭新供地動工項目翻一番達到68宗,力爭供地投產項目增長4倍達到80宗以上,力爭工業投資接續高位增長達到40%以上。

  惠東將跟蹤服務好89宗年度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額289億元以上。實施惠東產業轉移工業園擴容提質工程,運行好投資開發公司,動工建設“10+1”基礎設施項目和11宗已供地項目,建成投產29宗項目。

  大亞灣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招商落地項目100宗,投資額400億元。推動中海殼牌三期項目、敏華總部、樂金化學三期、中海殼牌聚碳酸酯等100宗新建項目盡早動工,完成投資78億元。

  龍門積極搶抓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機遇,優化產業鏈招商圖譜、企業招引目錄,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宗、10億元以上項目4宗。

  工業園區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用力打造“3+7”產業園區。堅持工業項目必須進園區,建立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畝均投資為核心指標的“以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著力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打造“萬畝千億”級大平臺。

  惠城提出,舉全區之力推進東江灣產業園開發建設,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醫藥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今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550億元。

  惠陽做強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積極推進省級經濟開發區擴區,建設1~2個“領頭羊”項目,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億元,實現園區產值500億元以上,打造惠陽的園區名片。

  仲愷推進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以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為主陣地,加強與日韓等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的交流合作,加快港澳青年科創園建設,力爭全年招商協議總投資230億元、達產產值500億元。

  推動高質量發展,沒有捷徑,唯有務實務實再務實。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奮勇爭先,才能全面奏響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

  聚焦縣(區)優勢

  推動城鎮鄉村協調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如何將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具體到各縣(區),就是要貫徹落實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賽龍奪錦、競標爭先,著力打造和美鄉村。

  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貫徹落實好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推進強縣促鎮帶村,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提升城鄉協調發展水平”要求,各縣(區)聚焦各自優勢,走出“舒適區”,全力以赴抓建設,一幅幅城鎮鄉村和美協調的高質量發展畫卷徐徐展開。

  競標爭先,競的是基礎。作為城市“門面”的中心區,惠城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深入開展金龍大道(惠城段)沿線、城市出入口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改善城市面貌,進一步暢通交通路網,推進85個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擦亮“惠民空間”品牌,讓群眾看得見變化、享得了實惠;惠陽提出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淡水、秋長、三和提升主城區能級,不斷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惠東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優化區域發展格局、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山海文明城市增色添彩;大亞灣圍繞城市品質提升做文章,投資207億元實施259宗城建項目,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展現宜居宜業新面貌;仲愷按照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仲愷大道沿線城市更新,抓好86宗新增、75宗續建道路項目建設,年內再建成開放3個公園綠地。

  賽龍奪錦,賽的是資源。各縣(區)找準定位,圍繞各自優勢資源做好文章,彰顯作為——

  惠城以城帶鄉,建設1個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園,培育10個產業示范村和1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提出今年再創建三棟、橫瀝、汝湖3個美麗圩鎮,著力打造“都市農業”經濟圈。

  惠陽發力推動沙田、新圩、鎮隆發展壯大特色鮮明的鎮域經濟,推動永湖、良井、平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博羅提出高水平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走在全省前列,鞏固提升環羅浮山、東江畫廊、百里茶香3條示范帶創建成果,推動五谷豐登、東縱精神2條示范帶建設。

  龍門蓄勢待發,依托“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果打造“美麗廊道”示范片,實施17宗文旅體項目,打造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呈現美麗的增江百里畫廊,把“百里風情·運動天堂”“古村古堡·夢里水鄉”2條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建設成為靚麗風景線。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堅定打造優美花園城市

  省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群眾優美生態需求,作出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讓廣東進一步綠起來、美起來,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示范窗口。

  建設綠美廣東,惠州在行動。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打造優美花園城市,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讓惠州人民生活在藍天白云下、鳥語花香中。

  建設花園城市,各縣(區)在行動。各縣(區)在摩拳擦掌、鉚足全力拼經濟的同時,著力擴大綠量、提高綠質、增強綠效。

  惠城深入實施綠美廣東大行動,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建設綠美惠城,加強三大水系重點河涌整治和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殲滅劣Ⅴ類河涌和黑臭水體,鞏固提升生態建設成果。

  惠陽提出嚴格規范城市樹木遷移砍伐審批,完成林分優化提升4400畝、森林撫育提升1.44萬畝,升級改造亞公頂森林公園、鳳凰山公園、盧屋山公園,新建一批口袋公園。

  惠東積極創建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國家示范縣,規劃建設以中華穿山甲、中華秋沙鴨保護為主題的綠美保護地,建設考洲洋、范和灣“美麗海灣”,加強濱海濕地和岸線生態修復。

  龍門著力創建綠色發展示范區,完成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屏障(南昆山地帶森林保護修復)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合理安排綠化用地,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各縣(區)積極擔當、勇當主力。

  仲愷部署重點完成潼湖平塘底泥生態治理及周邊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力爭潼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試點驗收,搶抓打造“無廢城市”機遇,率先在全市實現國家衛生鎮全覆蓋;大亞灣實施空氣質量保優行動,扎實開展揚塵治理,確保空氣質量穩居全市前列,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啟動響水河公園片區配套水質凈化裝置項目一期工程建設。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享蔭,一幅幅綠美廣東的新圖景在惠州大地徐徐展開,大自然之美正展現在身邊、在眼前。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戴建 歐陽德輝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 歐陽德輝 謝菁菁 李燕文 黃尉宏 賴金朗 黃宇翔 匡湘鄂 林麗娟

編輯:小麗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宁远县| 乌兰察布市| 西昌市| 顺义区| 九龙城区| 南宁市| 莒南县| 盐山县| 建德市| 镇江市| 洛扎县| 濉溪县| 永吉县| 榆林市| 连江县| 尼勒克县| 广平县| 阿拉善左旗| 顺昌县| 清水县| 民和| 桑日县| 英德市| 安福县| 霍林郭勒市| 高清| 江阴市| 西城区| 长宁县| 石城县| 宁强县| 关岭| 论坛| 潼南县| 屏东县| 栾城县| 宾川县| 治多县| 油尖旺区|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