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2024年10項民生實事項目出爐
計劃新增3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
1月18日,惠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對市政府提交的13項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票決,確定了惠州市2024年10項民生實事項目。
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3萬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需求;加強食品檢驗檢測,實現食用農產品快檢全年365天全覆蓋,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新改建農村公路121.7公里,改善農村群眾交通條件……這10項民生實事項目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圍繞教育、醫療、就業、食品安全、交通出行、底線民生等多個方面發力,將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1 教育均衡
計劃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4500個
民生實事項目:增加優質公辦學位供給,解決就學難問題。
部門計劃: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持續推進公辦學位供給。2024年,計劃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學位4800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3萬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4500個。加快推進惠州市第八中學高中部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實《惠州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教育實施方案(2023—2027年)》,實施“三所學校”質量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學校辦學條件。2024年,每個鄉鎮(不含街道)至少建有1所公辦寄宿制學校和1所規范化公辦中心幼兒園。統籌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縣(區)域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水平,努力實現“家門口的學校就是好學校”的目標。
市民期盼:市民張女士家住惠城區龍豐街道萬林湖小區,女兒正在上小學三年級。按照目前的學區劃分,張女士的女兒初中時將就讀于惠州市第五中學。“我家附近正在建設金峰學校,但后來暫時停工了,作為家長肯定是希望學校能盡快建好嘛。”張女士說,這幾年惠州新建的學校配置都很不錯,她希望孩子能就近入學,省去接送的麻煩。
02 食品安全
食用農產品快檢全年365天全覆蓋
民生實事項目:加強食品檢驗檢測,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部門計劃:在食品抽檢方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農業農村局將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聚焦“米袋子”“菜籃子”等大宗消費食品和“一老一少”食品、外賣餐飲食品、高風險食品以及農村、校園、幼兒園周邊等重點,圍繞“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假冒偽劣食品治理”等十大攻堅行動、《廣東省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實施方案》明確的治理重點,以及針對監管和執法中發現的問題、食品安全事故、熱點輿情事件等突出問題進行抽檢。2024年計劃落實食品抽檢量達每千人6.5批次以上,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各環節全覆蓋抽檢。同時,結合體系檢查、飛行檢查、日常檢查等情況適時調整抽檢任務,加強抽檢信息部門間互通共享,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治理能力。
在食用農產品快檢方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在覆蓋全市在營的270家農貿市場的基礎上,新增20家大型商超和1家食用農產品配送基地,實現食用農產品快檢全年365天全覆蓋,全年計劃抽檢50萬批次。
市民期盼:“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相關,希望政府能持續加強食品檢驗檢測,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市民陳曉霞說。
03 交通出行
計劃整治10個交通“堵點”10個交通“黑點”
民事實事項目:開展道路交通“堵點”“黑點”整治,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順暢。
部門計劃:記者從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2024年,全市計劃開展惠州大橋南引橋等10個交通“堵點”和10個交通“黑點”的整治,目前各項交通治理優化方案還在進一步完善中。本年度將繼續采用完善信號燈、隔離護欄、標志標線及調整道路開口等交通組織優化方式進行集中整治。同時,還將試點新的交通組織方式,進一步保障廣大市民群眾安全、順暢、有序出行。
市民期盼:廣大市民群眾對惠州交通不斷優化完善充滿期待。市民李先生認為,我市有一些連接重要產業園區的道路有時也會出現交通擁堵,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路段進行優化整治,進一步緩解道路擁堵情況,方便群眾平安順暢出行。
“以前博羅博中路很堵的,高峰期經常會堵到惠博大道上,現在經過整治后,增設了不少臨時停車位,大家出行順暢許多。”家住博羅中學附近小區的李枚認為,雖然學校周邊道路出行條件改善了,但家校警也要形成合力,不斷增強學生們的交通安全意識。
04 底線民生
為不低于13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民生實事項目:提高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水平,兜牢民生底線。
部門計劃: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我市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6.4億元;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440.71萬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4億元;發放高齡津貼1.1億元,確保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525戶,切實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
2024年,在省民政廳出臺指導標準后,將制定出臺2024年我市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實行更高標準社會保障救助,開展特困人員供養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省定標準提高;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準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確定;按省定標準提高孤兒(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開展不低于13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同時,更精準實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落實落細基本生活救助、專項救助、急難救助等政策,逐步將救助范圍拓展到常住人口。加強城市“夾心層”群眾等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的認定和救助,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市民期盼:“政府、社會愛心人士經常來看望慰問我們,鼓勵我們,我一定會努力生活,把兩個孩子養大。”家住惠城區馬安鎮的單親母親阿梅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平時打點零工,是當地的單親低保對象,2023年她的家庭每月能拿到1014元的低保金,用以補貼生活開支,“低保金每年都在增長,希望在政府的幫助下,我的生活能越來越好。”
05 免費篩查
計劃免費為超過26000名孕婦提供三項產前篩查
民生實事項目:實施適齡婦女產前篩查和新生兒肺結核篩查,加強群眾疾病預防控制。
部門計劃:根據2024年省民生實事部署,我市2024年計劃免費為全市26380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三項產前篩查,廣東省戶籍孕婦(含配偶為廣東省戶籍)或持有效《廣東省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孕婦可免費享受以上三項產前篩查,以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推進健康惠州建設。
為及時發現學校學生肺結核病例,規范做好病例跟蹤評估工作,防范校園內肺結核傳播蔓延,我市計劃于2024年9月開始免費對全市30000余名高中階段入學新生開展胸部DR篩查肺結核,同時使用我市自主研發的結控小程序對全市入學新生的肺結核可疑癥狀、密切接觸史等進行問卷調查,進一步提高師生結核病防治知識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降低學校學生肺結核傳播風險。
市民期盼:“免費為孕婦提供三項產前篩查,預計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免費為高中新生開展胸部DR篩查肺結核,預計能有效降低學生肺結核傳播風險,大大點贊!”市民溫女士認為,三項產前篩查和肺結核篩查都是有效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大量免費篩查體現了我市相關部門對群眾健康的關心和重視。
06 農村公路
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21.7公里
民生實事項目: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改善農村群眾交通條件。
部門計劃: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2024年相關部門在開展摸查、調研、梳理、核查,建立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項目庫的基礎上,繼續以通建制村公路“單改雙”、路網聯結(包括通景區園區、縣道提檔升級、聯結省道等工程)等新改建工程和危橋改造作為農村公路“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重點,全面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組建聯合工作組不定期到各縣(區)一線開展現場督導檢查,結合農村公路市級“季度”綜合檢查和每半年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對工程質量隨機抽查。
據悉,2024年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21.7公里,危橋改造21座,完成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86公里,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措施,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市民期盼:惠城區汝湖鎮大良村包村隊長李瑞生說,村道升級改造以后,就有企業來村里考察了,周末還有很多過來騎行和徒步的游客。希望進一步把農村公路修好,帶動周邊鄉村旅游發展,讓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07 長者服務
計劃建設20個長者飯堂(助餐點)
民生實事項目:深化長者飯堂(助餐點)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就餐服務。
部門計劃: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我市充分整合利用資源,積極撬動社會資本和慈善力量,依托現有的資源積極打造長者飯堂(助餐點),快速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向城鄉社區延伸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長者飯堂(助餐點)數量從37個增加到110個,增長197.3%。
接下來,將聚焦老年人就餐實際困難和需求,注重城鄉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加強資源整合,發動和鏈接更多的社會資源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擴大老年助餐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建設20個長者飯堂(助餐點),推動長者飯堂(助餐點)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同時,強化老年助餐服務保基本、兜底線、促普惠的功能,優先、重點滿足獨居、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經濟困難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使老年助餐更好地實現公益性定位、社會化參與、專業化運營、體系化構建、便利化服務、可持續發展。
市民期盼:“一個人在家不好炒菜,煮多了吃不完又浪費。這里訂餐方便,菜色豐富,兩葷兩素還有湯。”2023年11月份以來,80多歲的肖奶奶幾乎每天中午都到位于惠城區橋西街道明珠路2號的晨陽公館長者配餐助餐點領取午餐,“這里離我家近,每天走幾分鐘就過來了,政府還有餐費補貼,自己只要掏10元,不僅便宜還吃得好。”肖阿姨很開心,“我希望越來越多老人能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吃得健康營養。”
08 充分就業
搭建線上服務平臺 發揮就業驛站效能
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就業驛站”建設,解決群眾就業難問題。
部門計劃: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就業驛站建設工作于2023年下半年開始籌備,已累計投入500萬元建設經費。目前,全市30家就業驛站已陸續建成并投入試運營。接下來,市人社局將進一步完善就業驛站各類工作制度,搭建“惠州就業”微信小程序等線上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就業驛站效能,全力促進就業服務提質增效。通過對驛站網格內的異地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做好就業幫扶,為重點用工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用工保障,將就業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將就業領域的惠企穩崗政策送到企業“廠門口”。
市民期盼:“我是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通過家附近的就業驛站很快找到了工作,非常方便和高效。”家住大亞灣開發區的小王說,期待就業驛站能夠服務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求職者,讓“小驛站”發揮“大作用”。
09 公共停車
計劃在惠城區新建公共停車場20座
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進一步解決停車難問題。
部門計劃:市交投集團將堅持以滿足群眾剛需為目標,把“重需求”“小而精”“謀合作”發展理念融入新一輪的停車場投資建設中,著重解決老舊小區、醫院、重要商圈等區域停車問題,今年計劃在惠城區新建公共停車場20座、新增泊位5000個,進一步提高停車資源的利用率,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給市民帶來更優質的停車環境和服務。
市民期盼:“這兩年城區新增了很多公共停車場,停車秩序也好了不少。”市民鄧志豪說,如今停車方便了很多,特別是老城區一些停車難的區域道路,而且停車秩序也好了不少。“希望繼續多建一些停車場和停車格,方便市民停車辦事。同時多收集市民、專家的聲音和建議,使選址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10 環境整治
計劃在惠城區11個鎮街試點“一把掃帚掃到底”
民生實事項目:“一把掃帚掃到底”,營造干凈整潔生活環境。
部門計劃:為提升市區環境衛生質量,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人居環境,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通過實地調研找準環衛管理問題短板,并走訪珠海、佛山等6個城市,學習先進城市經驗做法,研究改進對策。今年,計劃在惠城區11個鎮街試點“一把掃帚掃到底”,整合市區范圍內的主次干道、內街小巷、城市家具、老舊小區等清掃保潔以及垃圾收運等項目,根據主次干道、內街小巷、鄉村部分、公共設施等不同區域確定清掃保潔的等級、質量與作業要求,制定市區統一的環衛作業及考核標準,做到同城同標。接下來,將由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牽頭,聯合惠城區政府進行共同管理、聯合考核,由原來的多頭分管轉變為一體統管,用一張網兜住市區全域環境衛生。
市民期盼:市民陳先生說,環境衛生和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息息相關,期待家門口的路面更加干凈整潔,更希望大家都能一起維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馬海菊 范文燕 劉豪偉 周智聰 戴建 駱國紅 邱若蓉 譚琳 通訊員周鑫 鐘慧綺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