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東寶口探索“三點共建”模式齊抓共促美麗庭院建設
計劃打造18條美麗庭院示范帶
走進惠東縣寶口鎮大圍村竹布村民小組,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和遠處青山融為一體。穿過竹子布橋,鄉間小徑兩旁的綠化帶采用了相似品種的花草,顯得別致又不失鄉野氣息。村道兩旁樹影婆娑、綠意盎然,村民稍加心思用矮株苗木圍繞大樹,又形成新的景象,昔日塵土飛揚、果皮紙箱亂放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大圍村村道旁成片鮮花盛開,環境優美。
寶口鎮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推出《寶口鎮黨建引領“三點共建四美庭院”工作方案》,目前已初顯成效,鄉村面貌正在逐步煥新。近期,該鎮正在全力推廣此項經驗做法,計劃在全鎮打造18條“美麗庭院”示范帶,已征集將近150戶農戶意愿,助力“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
探索寶口模式
“三點共建”創新做法顯成效
如何通過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庭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帶著這個思考,寶口鎮黨員干部們深入村居一線實地調研,經過實踐總結和多番探討,最終制定了切合寶口鎮當地實際的“美麗庭院”建設方案,通過堅持黨建引領、立足高位推動、凝聚建設合力、創新工作方式,有效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最大程度調動村民參與“美麗庭院”共建的積極性。
“阿叔,你家門前的庭院我們會請園藝師來設計,設計方案最后由你來定,用到的花木苗需要自費一點,政府財政出一點,社會企業幫一點,你覺得怎么樣?”寶口鎮大圍村竹布村民小組是全鎮第一個試點區域,鎮、村干部走村入戶向村民宣傳新方案。
“之前只覺得把自家庭院衛生搞好,種點花草就好,現在發現設計得這么好看,房前屋后也整潔了,這樣的好事當然是要叫上鄉親們一起參加。”村民徐冠強對這個方案頗感興趣。鄰居黃燕珍家門口的庭院設計則連接了原有的小菜園,高低錯落的景致讓人早已忘記這里原本是塵土飛揚、雜草叢生的黃泥地。
“善用原有材料,用小成本展現鄉村獨特文化是我們的設計原則之一。我們召集志愿者和鎮村干部從附近的河流邊搬小石頭來裝飾,讓裸露的地塊更美觀。”寶口鎮人大副主席、婦聯主席李雅琳介紹。
“大家從開始的不理解到積極與鎮村干部溝通,現在每家每戶的庭院各有特色,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大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慶文說。
創新籌資方式
政、民、企攜手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寶口鎮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美麗庭院”建設,發動鄉賢捐款、社會企業參與,采取村民鄉賢出一點、政府財政投一點、社會企業幫一點(“三個一點”)的辦法籌集建設資金,按1:1:X的比例開展建設工作,即村民鄉賢自籌多少資金,政府將等額投入資金,社會企業則通過讓利、捐贈等方式共同助力“美麗庭院”建設。
資金方案一經出臺,立即引起廣大村民鄉賢關注和期待。徐冠強與政府工作人員一起入戶宣傳,在村民微信群號召外出鄉賢踴躍參與,竹布村民小組積極響應,以村民小組名義第一個向鎮政府提交了建設申請書。
鎮、村干部馬上邀請庭院規劃設計師深入村莊,確定建設范圍,與村民面對面溝通,將農戶個性化需求與專業設計理念緊密結合,實現了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
村民在打理房前庭院,原本黃泥地變“小花園”,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提升。
竹布村民小組“美麗庭院”建設資金預算8萬元,按照《寶口鎮黨建引領“三點共建四美庭院”工作方案》中“三個一點”的辦法,村民鄉賢自籌3.5萬元,鎮政府投入3.5萬元,企業讓利1萬元,從而解決“美麗庭院”建設資金問題。
一戶戶“美麗庭院”、一處處綠美公共區域串珠成鏈,聚小美成大美,在竹布村民小組形成了一條“美麗庭院”示范帶。
有了經驗借鑒,全鎮12個村、2個社區紛紛開始發動群眾參與。截至目前,各村(社區)向寶口鎮政府提交了建設申請,涉及150戶農戶和18條“美麗庭院”示范帶的建設。寶口鎮結合該鎮部分村常住人口較少的情況,優先動員在當地居住的村民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并以連片開發的方式開展,通過“三個一點”的辦法籌集建設資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可學習、可復制的典型戶、示范帶,擴大示范帶動效應。
建立長效機制
村民簽署管護協議參與后續維護
考慮后續維護打理問題,寶口鎮政府號召參與“美麗庭院”建設的村民簽署《寶口鎮“美麗庭院”管護協議書》,進一步鞏固“美麗庭院”建設成效,建立健全“美麗庭院”長效管護機制,更好地維護村莊的整體形象,改善當地的居住環境。“自己出了錢,還參與了設計,肯定要用心維護!”村民黃燕珍說。
“公共區域由村委會牽頭設計種植,采用統一品種的地被植物和色彩繽紛的小花點綴,讓整體看起來更和諧,這附近村民的庭院則是充分考慮村民的意愿,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串點成線,以‘小美’匯成‘大美’的景象。”李雅琳說。
值得一提的是,寶口鎮在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結合各村特色產業不同的情況,充分考慮將產業和村內環境相融合。例如大圍村種植黃花菜具有觀賞作用,聯和村則以茶樹為主,佐坑村的示范帶融入連片稻田……
位于西枝江源頭的寶口鎮,注重保護水源,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小鎮。寶口鎮推出的“美麗庭院”建設創新模式正在推進當中,在全鎮范圍內逐步構建“黨建引領、婦聯聯動、社會參與、村民自治”的工作格局,促使“美麗庭院”建設從“公轉”變“自轉”,形成以上率下、同抓共促的生動局面,推動“美麗庭院”建設提質升級,努力繪就“戶戶是風景、院院成亮點、家家都和諧”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相關鏈接
“三個一點”工作方法
寶口鎮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多方籌措資金,明確資金來源、建設標準以及實施流程。立足于婦聯“聯”的優勢,發動鄉賢捐款、社會企業參與,采取村民鄉賢出一點、政府財政投一點、社會企業幫一點(“三個一點”)的辦法籌集建設資金,按1:1:X的比例開展建設工作,即村民鄉賢自籌多少資金,政府將等額投入資金,社會企業則通過讓利、捐贈等方式共同助力“美麗庭院”建設。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特約通訊員鐘裕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