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看到廣州的企業直接來家門口招人,工資待遇都不錯,就過來看看。”吳英貴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人,之前一直在江浙一帶工作。今年元宵節前,吳英貴成功應聘上廣州市黃埔區一家企業的手焊工崗位。
春節剛過,廣州市黃埔區遴選18家優質企業,帶著1880個招聘崗位奔赴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獨山縣、三都縣,開展為期4天的“才聚黃埔,山海共濟”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活動。
當前,2025年“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正在全國密集開展,通過聯合招聘、大型招聘、專場招聘、招聘夜市、直播帶崗等多種形式和場景,助力求職者找到合適工作。截至目前,全國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2萬場,發布崗位1500萬個,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起高效對接的平臺。
廣州市黃埔區招聘會設置“就業驛站零工市場”直播間。受訪者供圖
組織“專而精”“小而美”等多種形式招聘活動
為抓住春節復工復產重要時間節點,全國各地摸清企業用工狀況,出臺多項針對性服務舉措,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難題,一系列返崗就業活動開啟“搶人”模式。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實施“南粵春暖”行動為著力點,加強監測研判,引導人員有序流動、保障企業用工、強化供需對接、加強人文關懷。各地積極出臺實招引導務工人員按時返崗就業,同時,組織“專而精”“小而美”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實現周周有招聘、送崗到身邊。
春節期間,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在“家門口”就收到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招聘信息,政策補貼清晰明了。比如,廣州市對來穗就業的協作地區脫貧人口給予每人800元的往返交通定額補助。中山市規定,在2月21日前,企業租用大巴車(30座以上,上座率達80%)跨省市接送員工返鄉返崗的,分別按包車費用的30%(返鄉)和50%(返崗)給予租車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5萬元。云浮市對在本市企業正常參保,且在2025年1月29日至2025年2月17日期間,通過航空、鐵路、客運汽車方式自行返云返崗的外省務工人員,可按規定條件順序申請車票補貼。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數據顯示,節前外省農民工返鄉1940萬人(約占當地外省農民工總量的80%)。截至2月18日,外省務工人員入粵返崗超過1830萬人,約占節前返鄉外省務工人員總量的94.3%。
廣東省依托“粵就業”小程序開設“南粵春暖”專區,一碼集成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就業指導、就業地圖、技能培訓等相關服務信息,有需要的勞動者通過掃碼就能實現“碼”上就業。各地積極推動就業服務前移,在主要車站碼頭設置服務站點,甚至在包車專列上提供招聘信息、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
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交流。受訪者供圖
就業服務破解“慢就業”“懶就業”
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有心儀崗位卻不會寫簡歷?職業生涯陷入迷茫該怎么辦?廣東省佛山市從職業指導入手,優化公共就業服務,以隊伍建設、校園指導、企業指導、社區指導、特殊人群指導為抓手,推動職業指導服務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園區、進現場,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促就業路徑。
“職業指導可以提升大學生等年輕群體的求職競爭力,讓他們在多樣的求職環境中脫穎而出。”佛山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市場部部長陳洪坦言,當前,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慢就業”“懶就業”現象突出,待就業群體對職業指導的需求不斷提升。職業指導是公共就業服務不可或缺的一環,是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一招。
就業直播間。受訪者供圖
在廣州市海珠區“春風行動-海珠好搵工”招聘會上,50余家企業帶來近2000個優質崗位。招聘會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者等重點群體的需求,攜手轄區內“就業驛站”,通過細致的前期調研,精準識別求職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特長,據此邀請匹配度高的企業參會。求職者李嵐表示,自己原本對找工作感到迷茫,聽了職業指導師的建議后,有了清晰的方向,還了解到很多政策。
廣州市海珠區“春風行動-海珠好搵工”招聘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惠州市求職青年黃燕瓊早早來到“春風行動·南粵春暖”惠就未來2025新春招聘會現場,向招聘企業仔細詢問招聘條件、薪資待遇等情況。她說,此次招聘會提供了很多技術類崗位,希望能借此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春節過后,企業訂單充足,需要補充大量人力。”惠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曾林峰表示,目前企業普工還有七八百人的缺口,工藝、研發、設備、質量等技術員崗位缺口近百人。他們除參加招聘會外,還開展地推招聘、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形式的招聘活動,通過多種渠道招工以滿足生產需要。
據了解,廣州市南沙區對新引進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或技師以上技能等級(含職業資格)急需緊缺人才,最高給予12萬元生活補貼,分3年等額發放。人才首次申請前已在本區購房的,可申請一次性發放。其中,對本科或技師人才給予3萬元,對碩士或高級技師人才給予6萬元,對博士或特級技師人才給予12萬元。
廣州市南沙區2025春風行動(重點企業)招聘會上,近120家南沙重點企業攜超4000個優質崗位廣納賢才。現場,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的招聘攤位被圍得水泄不通。該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何翾說,廣船國際共提供了1122個崗位,包括高技能人才、研發設計人員,還有工業信息化和智能制造的首席信息師這樣的高層次人才,最高年薪可達百萬級別。
“沒想到在招聘會現場就能把社保卡辦了,真是太方便了。”剛找到心儀工作的李倩,僅用10分鐘就辦好社保卡。廣東省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多場招聘會現場設立社保卡服務專區,為求職者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務體驗。招聘會現場的社保卡服務專區配備了社保卡即時制卡設備,求職者只需提供相關材料,就能享受從信息采集到制卡、激活的“一站式”服務,極大縮短了辦卡時間,提升了服務效率。
廣州市南沙區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主動出擊,組團跨省招工
近年來,廣東省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現,人力資源流向日益多樣化,招工工作愈發困難。為此,他們想盡辦法,比如組織上市公司主動出擊,到當地集市上尋找機會。春節假期還未結束,制造業之城東莞組建的招工團就啟程跨省招工,招工團包括18家用工企業、市級多個鎮街人社部門負責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院校負責人等。貴州省銅仁市就是其中一站。
相較于去年,招聘會上的求職者呈現年輕化、高學歷化趨勢,同時線上關注人數也在增多。東莞招工團敏銳捕捉到了這一趨勢,與貴州省人力資源部門數據共享,并進行實名追蹤,盡可能吸引這些潛在人才到東莞發展。
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交流。受訪者供圖
“讓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實現‘雙向奔赴’。”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直接將招聘會辦到務工人員集聚地、交通樞紐地、勞務輸出地,實現“送崗到家”。數據顯示,“南粵春暖”行動開展期間,廣東將組織舉辦多形式的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000多場,預計組織超10萬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200萬個左右。
入粵返崗有專列、專車,甚至還有包機。據了解,廣東已連續6年組織“愛心專列”助力務工人員無憂返崗。今年,廣東人社部門組織免費專列30趟,包車300多班次,“點對點”有組織輸送務工人員返鄉返崗超過3萬人,暢通了務工人員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就業路。
廣西青年覃金英在廣東工作了9年,搭乘春節后首趟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專列D3755次列車抵達廣州。她通過不懈努力,從一線操作工成長為負責品控質檢的技術骨干,薪資隨之大幅提升,漲幅超過25%。廣東生活便捷,在這里就業,她有很強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在D4249次粵黔返崗專列上,來自貴州的00后羅宇介紹,自己在東莞一家超市從事水產工作,“廣東很包容,大城市機會多,工資待遇好,工作環境也自由。”
同在一趟列車上的胡江濤的成長軌跡印證了廣東對技能人才的重視。他從普工做起,逐步向技術崗位轉型。“我參加培訓考取了電工證,政府給了補貼,持證上崗后工資直接漲了2000多元。”如今,胡江濤在深圳某科技公司擔任電工,月薪七八千元,公司還提供食宿補貼。對于未來,他充滿信心,“我計劃參加更多培訓,爭取向技術骨干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