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公布了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成績單”。據統計,2024年,廣東省民營企業進出口5.8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15.2%,占同期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3.6%,成為外貿的“主力軍”。
近年來,廣東企業出海步伐不斷加快,從傳統優勢產業到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廣東制造、廣東技術、廣東標準正在完成一場全方位“走出去”的時代征程。在前不久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五外聯動”(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成為關鍵熱詞,在“走出去”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廣東企業也緊抓這一出海破圈的新機遇,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廣東企業出海步伐不斷加快。比亞迪打造“遠洋運輸船隊”開啟出海新模式。朱洪波 陶清清/攝
創新篇章,新模式開拓企業“出海航道”
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作為“海上絲路”起點,廣東源遠流長的全球貿易歷史,已將“走出去”刻在廣東企業的血脈之中。
2024年,廣東外貿規模突破9萬億元,連續39年坐穩全國第一。作為外貿“主力軍”的民營企業,更是在世界市場展現了強勁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競爭力。
TCL、比亞迪、億緯鋰能等“鏈主”企業在東南亞投資興建海外工廠,形成企業“鏈式出海”新樣板;華為向海外市場輸出面向5G的eLTE-DSA解決方案,與泰國政府共建“數字曼谷”;大疆創新等企業參與全球首個無人機載荷接口標準制定,推動中國智能硬件標準全球化……近年來,廣東龍頭企業正跳出“產品出海”的單一模式,打開產業鏈、技術、標準全方位“走出去”的嶄新格局,探索更多企業出海的新模式。
“龍頭企業可以憑借其品牌和資金優勢,帶動中小企業共同出海;中小企業則可以利用其靈活性和創新能力,為大型企業提供支持。”面對新一輪企業出海熱潮,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常委、廣東大旗財稅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智說。在今年的越秀區兩會上,李天智拿出“組建企業出海聯盟”的提議,建議由政府和聯盟共同搭建企業“走出去”的綜合服務平臺,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出海聯盟可以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及時傳達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出海政策,幫助企業爭取更多支持,這對推動區內企業國際化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李天智說,“我相信出海聯盟必將成為企業‘走出去’的橋梁和紐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政企協奏,多舉措護航企業“出海艦隊”
在前不久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五外聯動”成為被熱議的關鍵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始終以“五外聯動”為抓手,堅持用開放創新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助力企業出海就是其中關鍵回目。
在廣州南沙,“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已經成為服務企業出海的一張“安全跳板”。基地南沙工作專班副主任何穎華告訴記者:“我們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引導企業安全、有序、合法、合規地出海。”據了解,截至2024年底,該基地已為447家企業解答境外投資相關咨詢2099次。
搭建“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是廣東助力企業出海行穩致遠的重要舉措。此外,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還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專業化服務;廣州市商務局印發《廣州市關于推動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跨境電商帶動特色產業帶品牌出海……當前,廣東已經通過釋放利好政策、搭建“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組建出海聯盟、推動跨境電商與產業鏈協同等多種方式,形成“政策引導—機構搭臺—企業唱戲”的良性循環,為中小企業出海補齊短板、保駕護航。
“過去一年,廣東外貿憑借產業鏈供應鏈優勢,生動演繹了頂住壓力、向上突破的奮斗故事。”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高水平推進‘五外聯動’,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分論壇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說,“新的一年,廣東將一如既往地用好這些優勢,尊重市場、服務企業,攜手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驚濤駭浪,共同拼出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圖景。”
從明清時期名揚四海的“廣鍋”、廣州十三行遠銷海外的“廣貨”,到改革開放后步步崛起的“廣東制造”,再到今天企業“同船出海”的新式探索,廣東外貿走過的一個個腳印、企業出海寫下的一篇篇故事,都為廣東“五外聯動”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烙下一枚枚生動的注腳。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高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