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全力建設示范項目 筑牢婦幼健康根基
婦幼健康是公立醫院改革與健康中國戰略的基石。在粵港澳大灣區東翼,一場惠及數百萬婦女兒童的系統性改革,正依托中央財政支持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在惠州展開。
作為婦幼健康領域的龍頭,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以建設示范項目為軸心,以重點專科、數字中醫、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等為驅動,重塑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范式,為大灣區婦幼健康筑牢根基。
鍛造重點專科 構筑婦幼重癥救治高地
陽光灑在爬行墊上,6個月大的歡歡(化名)正開心地搖晃彩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半年前出生時,這個胎齡僅26周、體重僅950克的“掌心寶寶”,曾因呼吸窘迫、喂養不耐受命懸一線。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團隊實施98天個體化救治——精準呼吸支持、嚴格感染防控、營養強化——最終寶寶脫險且體重穩步增至3300克出院。團隊更未雨綢繆,為其注射長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預防抗體,為脆弱生命筑起保護屏障。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是臨床重點專科均衡建設項目的培育項目之一。歡歡的“新生”故事,生動詮釋了該院以專科建設撬動救治能力躍升的戰略。作為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依托示范項目推動專科建設是其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
目前,該院擁有10個重點專科、3個省級保健特色專科、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設置市名醫工作室2間,彰顯硬核實力。
建院14年,該院分娩的新生兒突破11萬個,分娩量連續八年穩居全市第一,產科、兒科服務人次數居全市第一。
該院中醫科是廣東省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工作示范基地建設單位,中醫兒科是全省婦幼保健機構中唯一入選省級“十四五”省級中醫藥臨床特色專科的建設項目。醫學遺傳與產前診斷科是廣東省地貧防控分中心、市級出生缺陷防控中心。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填補惠州空白,在粵東地區率先開展射頻消融減胎手術。
該院正以重點專科建設為支點,撬動區域婦幼健康體系的全維升級。隨著未來兒童健康大樓的啟用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化,這家守護了數百萬婦女兒童健康的灣區婦幼樞紐,將繼續書寫“以專科強根基,以創新贏未來”的高質量發展篇章。
推進數字中醫
織密婦幼健康“防護網”
走進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中醫診區,一臺臺會“望聞問切”的智能設備引人注目。患者陳女士按指引操作,僅4分鐘,中醫四診儀便精準捕捉其舌象、脈象甚至面色特征,生成個性化的中醫體質報告,并給出運動、起居等調養建議。這并非科幻場景,而是該院“數字中醫”示范項目的日常縮影。
實際上,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一直高度重視“數字中醫”示范區建設項目,強化中醫藥現代化新服務。早在2019年,該院就在全市率先引進紅外熱成像檢測儀及中醫經絡檢測儀。
“我們從‘診前’體質辨識到‘診中’辨證施治、輔助診療,再到‘診后’健康管理,構建了‘數據驅動決策、智能輔助診療、云端健康管理’的中醫藥特色智慧服務閉環。”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標志著精準化、個性化中醫藥服務新模式誕生。
為完善中醫藥服務,將中醫藥特色項目融入婦幼保健全生命周期,該院持續推進“數字中醫”建設,并同步發力中醫兒科建設省中醫藥特色專科。
該院還通過引進省級專家團隊、設置專項經費支持院內適宜技術改良推廣、外派專科醫務人員進修學習等方式,培育人才,提升專科綜合服務能力。
在中醫科普宣教方面,該院則打造中醫藥精粹展示區、拍攝藥茶養生視頻、組織義診等,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讓中醫藥保健文化深入人心。科普視頻《嶺南尋百草——中醫文化,“艾”的傳承》獲首屆說醫解藥大賽全國二等獎。
發力智慧醫院
打通婦幼健康“數據孤島”
“孕期產檢7次,重復錄入部分相同信息6次”——類似這種曾讓基層醫護人員頭疼的問題,將被惠州市婦幼健康信息管理平臺徹底改寫。
該平臺構建起覆蓋基礎信息、婚前保健、孕產管理、兩癌管理、出生缺陷防控、兒童發育監測等數十個模塊的“數字神經網絡”。
“平臺最大突破在于破除數據壁壘。”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全市高危孕產婦定位精準管理將大幅提升,地貧基因數據可動態更新,新生兒遺傳病篩查將實現“初篩-診斷-干預”的全程閉環管理......
平臺的價值在于“減負提效”:減輕各基層工作人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打通婦幼信息與各級醫療機構系統間的壁障,減少多平臺切換,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例如,基層保健院醫生可直接調取市級醫院胎兒超聲影像,跨機構信息互聯互通甚至遠程會診成為現實,大大減少患者重復檢查和奔波之苦,以及減少群眾經濟負擔。
同時,運用平臺建成傳統服務領域乃至特定健康監測階段的全面健康服務管理體系,及時掌握高危兒、高危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就醫、隨訪情況,將提升決策的精準性,為公共衛生策略的調整提供依據。
技術創新賦能
護航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產婦突發羊水栓塞,血壓驟降!”“產婦突發臍帶脫垂!胎心驟降至60次!”在惠州市婦幼技能培訓中心,學員們借助帶AR系統的高級產婦模擬人緊張演練。這是不久的將來,全市婦幼機構醫務人員代表培訓的圖景。這套先進設備能模擬數十種產科危急重癥,實時生成操作指引和評價報告。
“傳統培訓依賴‘可遇不可求’的真實病例,年輕醫生十年難遇的危重狀況,現在可反復實戰模擬。”項目負責人道出科技賦能的價值。這正是該院負責建設的“惠州市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的核心項目之一——“一中心”:惠州市婦幼技能培訓中心。該中心將面向全市婦幼機構醫務人員開放,集急救、教學、婦幼專科診療技術三大技能培訓體系于一體,配備高級產婦模擬人(帶AR系統),高級兒童模擬人(帶AR系統)、腹腔鏡及宮腔鏡手術模擬訓練系統等,全面提升婦幼機構醫務人員應對孕產婦、新生兒急危重癥的救治能力和專業技能,助力公立醫院改革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建成后,將成為珠三角地區唯一同時擁有三套高端模擬系統的技能培訓中心。
另一個關鍵支撐是“一平臺”:惠州市婦幼高質量科研平臺。該平臺將開展兩大核心項目。
首先是建立惠州市地中海貧血基因變異數據庫。通過中央資金為全市約6000名人員進行免費篩查,彌補健康人群的地貧基因庫的患病數據模型。以大數據精準指導臨床診治、產前診斷與遺傳咨詢。
另一個核心任務是構建生物樣本庫,旨在打造惠州市婦幼系統首個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類遺傳資源保藏”行政許可的生物樣本庫。通過對臨床提供的大樣本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婦幼重大疾病機理探索,加速科研成果向臨床轉化應用,推動科研環境優化與創新。
公立醫院改革任重道遠。該院將以示范項目為總抓手,全方位推進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點帶面輻射全市婦幼健康事業蓬勃發展,持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醫療保健服務。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李惠婷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