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書香土壤,共赴文化之約
惠州日報評論員
8月15日,隨著歷時10天的年度閱讀狂歡——2025南國書香節惠州分會場暨第十五屆惠州書展開幕,“嶺南名郡”正以一場“可觸、可感、可玩”的文化盛宴,詮釋著“書香惠州 惠聚美好”的深層意蘊。這不僅是全民閱讀在鵝城大地的又一次生動實踐,更是惠州以文化為筆,書寫城市精神圖譜的鮮活注腳。
文化傳承,在歷史與當下的對話中愈發厚重。蘇東坡寓惠兩年八個月,為惠州留下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的詩意,更埋下了文化認同的種子。本屆書展以東坡文化為核心,從收錄了明代《惠景全圖》的《蘇東坡傳》惠州定制版首發,到陳列數十種東坡主題書籍的惠民專柜,再到對詩飛花、點茶體驗趣味互動,讓這位“國民級文化IP”進一步走出典籍、融入生活。市民鄧先生以五折價格購入東坡研究專著,學生曾予禎姐弟在沉浸式體驗中加深對東坡詩詞的理解,印證了一個道理:當歷史文脈被轉化為可參與、可分享的文化產品,傳統文化便有了穿越時空的生命力。這種轉化,正是惠州守護文化根脈、創新文化傳承的智慧——既敬畏歷史,亦善于用當代語言講好本土故事。
精神滋養,在紅色基因與時代使命的共鳴中持續深化。惠州書展開幕當天,作為書香節系列活動之一,近60名退役軍人齊聚一堂觀看《南京照相館》,在彌漫著戰火與硝煙的歷史光影中讀懂“軍人的使命從不只屬于戰場”。這場紅色電影公益放映,亦是惠州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的一個縮影:從7月至12月,從市區到各縣(區),公益放映活動通過走進產業園區、居民社區、廣大鄉村,以多元形式與群眾文化生活深度融合,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銘記歷史,更懂得珍惜當下,正如退役老兵楊海濤所言“家國擔當早已融入血脈”。當紅色文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浸潤人心,便能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城市成長,在閱讀生態與產業發展的融合中不斷進階。本屆書展創新采用“1+1+7+N”辦展模式,1.5萬平方米主會場與線上云會場、各縣區和特色分會場同步聯動,12萬冊圖書與120項文化活動織就“全域書香”網絡。“帆書APP”創始人樊登的“東坡行旅”分享、“神探邁克狐”的創作揭秘、《長安的荔枝》情景劇體驗,讓閱讀突破紙張邊界,成為跨界交流的紐帶。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特色展區之一的影視內容展區,集中展示了惠州正從拍攝取景名地邁向影視創作高地,加上“暑假請您看電影”“跟著電影去旅游”“紅色電影公益展映”三大主題活動,讓書展與影視產業密切聯動。這種“閱讀+影視+文旅”的融合,不僅激活了文化消費市場,更讓城市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
今日鵝城,書香正濃。惠州書展走過十五載,早已超越“售書、看書”的簡單范疇,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此刻,讓我們以書展為契機,持續厚植書香土壤,共赴這場“惠聚美好”的文化之約,在字里行間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美的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