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廣東省疾控中心發布防病提醒稱,隨著天氣轉涼,流感病毒進入到了活躍狀態。目前,廣東出現了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況,學校、幼托機構等聚集性場所易暴發流感疫情,建議公眾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并做好手衛生。
30%的流感患兒都出現肺炎
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呼吸科主任醫師李增清的診室,近一周以來的就診量環比高出近40%,這當中有20%的患兒確診流感。
“已經是很高的比例。”李增清說,往年廣東都會在11月左右進入到流感高發季,近期的就診情況已表現出了明顯的流感高發趨勢。
廣東疾控提示,所有人群對流感病毒都普遍易感,但兒童更容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與接觸機會有關。學校、托幼機構為集體場所,兒童在集體場所中聚集、接觸密切,一旦有流感病例,很容易就導致疾病的傳播,出現更多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兒童感染者中,因流感而引發肺炎的情況有所增多。
李增清表示,其診室里30%的流感患兒都出現了肺炎,比今年3月廣東春季流感高峰的癥狀要重,當時的流感仍以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
“可能跟疫情后大家摘下口罩,以及免疫力下降有關。”省婦幼保健院番禺院區急診科主任醫師鄧文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公眾形成了戴口罩的良好習慣,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變少,也導致了身體缺乏免疫刺激。再次接觸這些病原體后,身體容易識別不出,從而激起比較強烈的反應。
此外他表示,從臨床接診情況看,今年以來一直存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共同流行的情況,近期醫院發熱門診和急診接診的患者中,就有部分是流感和肺炎支原體合并感染。
李增清提醒,3個月以下的寶寶,以及存在腦炎、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神經運動功能障礙、運動發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一旦出現發燒、疲倦等情況,就要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對于其他人群來說,如果出現了高燒持續3天不退、抽搐、呼吸急促,口唇發干等情況,也要及時就診。
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廣東疾控提示,相比普通感冒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嚨痛等癥狀,流感還有三個明顯特征:高燒明顯(38.9-40℃),短時間內的體溫快速上升;疼痛明顯(主要表現為頭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勞乏力明顯。
目前,廣東共同流行甲、乙兩型流感病毒。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也有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兒童、老年慢性病患者、孕婦以及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容易引發肺炎等并發癥,導致重癥的風險也較高。
最新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指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廣東疾控提示,大家可在流感流行季開始前接種流感疫苗,另外,在流行期間任何時候都可進行疫苗接種。
據指南推薦,以下人群更應優先、及時接種流感疫苗:醫務人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孕婦;6-59月齡兒童;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人群。
流感疫苗在哪里打?
廣東疾控表示,公眾可留意居住地所在的預防接種門診賬號發布的疫苗接種預約通道,預約后前往接種;或關注“廣東疾控”微信公眾號,點擊“疾控服務”,選擇“省疫苗接種門診”,即可查詢附近接種門診地址及電話,預約后前往接種。
除了接種疫苗外,日常生活中也應做好流感防護——
保持手衛生,常用流動的水洗手,如在外不便,可使用免洗消毒液;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不要亂扔,應扔進垃圾桶;流感流行時,老人、小孩及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如果要前往,應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規律作息,睡眠充足,適量戶外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
南方日報記者 陳伊純 通訊員 粵疾控 王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