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邱舒婷 通訊員黃碧瑩 張惠琴)當前正值興修水利的大好時節,日前,仲愷高新區潼湖鎮抓住晴好天氣開展水塘河道清淤行動,全力為農田水利“舒筋活絡”,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灌溉和防汛能力,為新一年春耕生產灌溉用水打下良好水利基礎。
潼湖鎮群眾對灌渠進行清淤。惠州日報記者邱舒婷 通訊員黃碧瑩 攝
在潼湖鎮玳瑁村活動現場,鎮村干部、志愿者及村民共計30余人,大家手持鐵鏟、鋤頭等工具,對堵塞河道支流灌區、農田灌排溝渠、房屋門前溝渠的淤泥、石塊等雜物進行鏟除和清理。經過共同努力,原本存在垃圾漂浮物的農村水塘河道、淤泥雜物堆積的溝渠變得潔凈、暢通。據悉,此次行動共清理溝渠長度約600米,修復了溝渠排灌功能,有效保障約720畝農田的灌溉生產用水,為群眾耕種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統計,2023年冬至今春,潼湖鎮參與水塘河道清淤843人次,累計完成1個水塘、18條農田灌排溝渠、1條河道清淤工作,清淤量完成率98%;清淤河道溝渠長度5公里,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4萬畝,提升了5公里河道溝渠行洪能力。
清理水塘河道的淤泥雜物,不僅能改善河道水質,更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和潼湖鎮一樣,搶抓河流水位低有利時機為水塘河道清淤的還有潼僑鎮。在潼僑鎮金星村水塘河道清淤行動現場,黨員群眾不怕臟不怕累,仔細對溝渠里的淤泥、雜草、石塊等雜物進行地毯式清理,清淤后的排洪渠變得敞亮、潔凈!拔覀兗仁菂⑴c者也是受益者,河道通了,環境好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也就更美了。”金星村村民溫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