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產業升級筑高地,城市品質煥新顏
陳江惠環躋身全國活力街道500強
一條仲愷大道,串聯起現代化商業綜合體與綠意盎然的城市公園;另一側,智能制造生產線與市井煙火氣相映成趣,勾勒出產城融合的生動圖景……在仲愷高新區,兩大千億級工業強街正以產業升級與城市品質提升為雙翼,在全國街道競爭力榜單上實現跨越式躍升。
近日,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發布“2025活力街道500強”榜單,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和惠環街道憑借出色的綜合實力雙雙入圍,且排名均實現大幅躍升。其中,陳江街道位列全國第222名,較去年上升62位;惠環街道位列全國第248名,較去年提升81位。這一變化背后,標志著兩個街道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更是區域發展模式創新成果的生動展現。
產業集群壯大
龍頭與中小微企業協同筑強經濟底盤
作為惠州市首個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的街道,陳江街道是全區的“經濟重街、產業強街、人口大街”,其持續發展的核心密碼源于多年沉淀的深厚產業基礎。目前,該街道已集聚“四上”企業544家、個體工商戶超2.3萬家,其中包括3家百億級企業、15家十億級企業、近320家高新技術企業及3家境內上市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條完整、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華星光電、德賽矽鐠等領軍企業,與贛鋒鋰電、翼飛科技、邁騰科技等專精特新企業共同構筑了“頂天立地”與“鋪天蓋地”并存的產業格局。
惠環街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惠環街道同樣表現突出,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惠環街道始終堅持創新驅動與數字化轉型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積極布局新興產業與未來賽道。目前,轄區已匯聚超億元企業72家、上市企業6家,擁有TCL、億緯鋰能、德賽西威等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構建起以智能終端、能源電子、汽車電子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群,持續強化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布局與競爭力,規上工業總產值已連續6年突破千億元。
產業結構優化
新興賽道與生產性服務業雙輪驅動
近年來,陳江街道立足傳統產業根基,搶抓市場產業“煥新蝶變”機遇,以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全力驅動經濟列車駛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街道著力構建起以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與增材制造五大先進制造業為核心,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打造中韓(惠州)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石圳北片區、東升片區“四區驅動”的發展格局,吸引了眾多龍頭企業落地集聚,為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今年,街道更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產業升級突破口,全力構建全新產業服務生態,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培育新興力量“新苗成大樹”。
惠環街道則通過“一帶三區”產業布局,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今年全力推動億緯西坑、龍大通信等6個在建項目年內投產,加速德鋼機械、永卓科技等企業上市進程,加快建設應急產業服務基地,進一步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同時,積極搶抓低空經濟新機遇,支持泰一科技打造“惠云眼”社會感知體系,培育飛魚等無人機制造企業,推動無人機在物流、文旅、應急救援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并與惠州工程職業學院深度合作,構建低空經濟“規劃—招商—研發—應用”全產業鏈生態。
產城深度融合
空間更新與民生服務共促宜居宜業
驅車行進在仲愷大道,現代化樓宇沿路舒展,川流不息的車流躍動城市脈搏,精心串聯的小公園與綠化帶織就綠色長卷,“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態體驗已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日常;當暮色降臨,陳江街道天益城以及五一大道的“壹城好夜”夜市便煥發別樣生機:香氣四溢的特色美食攤前人頭攢動,活力迸發的樂隊演奏點燃夏夜熱情,市井煙火與現代都市氣息在此完美交融。
陳江街道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條完整、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
在“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與仲愷大道城市更新項目加速實施的背景下,惠環和陳江街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惠環,一批高品質公園、現代化學校、暢通化道路等民生工程相繼落成,公共服務、教育醫療、社會治理水平顯著躍升;陳江街道則通過五一大道示范主街的文化賦能,打造出兼具地域特色與消費活力的新地標,天益城、鑫月廣場等商業綜合體以場景創新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作為觀察區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鎮街消費熱度的攀升折射出產城融合的強勁動能。陳江和惠環以精細化治理繡花功夫,統籌推進河道生態治理、傳統市場升級、公共空間優化工程,匠心打造“七個一”品質提升工程,推動居民生活品質進階。如今,陳江街道正在推動實施的“旺相·萬象”發展規劃,通過系統謀劃產業升級、空間重構、民生提質,引領街道發展邁上新臺階,并全力推進御湖未來社區“壹+”品牌建設,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創新推行“一點多站”服務模式,通過打造“御湖壹+社創中心”,建設養老服務中心、新青年文創園和社區食堂等舉措,構建15分鐘高品質社區生活圈;莪h街道則加快推進“未來社區”示范點建設,精心培育西坑“耕田丫”農文旅融合項目,創新村企合作模式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在完善城市生態網絡中實現經濟躍升與民生改善的同頻共振。
地處深莞惠“幾何中心”,毗鄰深圳、東莞的區位優勢,為陳江和惠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承接高端產業資源、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陳江、惠環正將地理優勢持續轉化為發展勝勢,成為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黃希婕